
李文钊
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教育经历】
2004 年 9 月至 2007 年 7 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博士;
2001 年 9 月至 2004 年 7 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硕士;
1997 年 9 月至 2001 年 7 月,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18 年 8 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兼任公共 财政与公共政策党支部书记,学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副所长,《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副主编; 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 兼任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副主编; 2011年8月至201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 兼任所长助理,《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编辑部副主任; 2007 年 8 月至 2011 年 8 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公共安全研究所讲师。
【主持项目】
1、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中国公益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逻辑及政策建议”, 项目编号:10YJC630127,已经结项。 2、2018年,北京市社科项目,“基于合作治理的北京市文化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18JDGLB003,在研。 3、2018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874198,项目名称:政治周期、制度摩擦 与中国政策的间断性:基于 1992-2016 年的中国预算变迁数据的实证研究,在研。
【著作】
李文钊. (2017). 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的制度分析.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李文钊.(2011). 国家、市场与多中心:中国政府改革的实证分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开设课程】
本科 公共政策分析学术硕士 公共政策评估专业硕士(MPA) 公共政策分析
【所获奖励荣誉】
2017 年,获聘首批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 2017 年,获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2018 年,中国人民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先进个人”。 2018 年,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突出贡献”。 2018 年,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
【研究专长】
1、政府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2、制度分析的理论与方法3、公共政策理论与政策评估方法 【代表性成果】
1、《国家、市场与多中心:中国政府改革的逻辑基础和实证分析》,李文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2、“公共组织决策:起源、理论模型与发展趋势”,李文钊,《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3、“村民自治:集体行动、制度变迁与公共精神的培育”,李文钊,张黎黎,《管理世界》,2008年第10期4、“中国政府改革:基本逻辑与发展趋势”,李文钊、毛寿龙,《管理世界》,2010年第8期5、“中国农村与发展的制度分析: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李文钊、谭沂丹、毛寿龙,《管理世界》,2011年第10期。
【论文】
A 类论文: 1、李文钊.(2018). 中国改革的制度分析:以 2013-2017 年的全面深化改革为例. 中国行政管 理(6)2、李文钊. (2017). 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设想、争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行政管理(3). 3、李文钊. (2016). 制度多样性的政治经济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制度理论研究. 学 术界(10), 223-237.【《新华文摘》网刊 2017 年第 5 期转载】 4、李文钊, & 荆小娟. (2012). 诊断中国社会管理:一个理论考察. 中国行政管理(3), 112-117. 5、李文钊, & 蔡长昆. (2012). 政治制度结构、社会资本与公共治理制度选择. 管理世界(8), 43-54. 6、李文钊, 谭沂丹, & 毛寿龙. (2011). 中国农村与发展的制度分析: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管 理世界(10), 32-47. 7、李文钊, & 毛寿龙. (2010). 中国政府改革:基本逻辑与发展趋势. 管理世界(8), 44-58. 8、李文钊, & 董克用. (2010).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理念与政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4(5), 9-12. 9、李文钊. (2009).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一个概念性框架. 中国行政管理(12), 12-15. 10、李文钊, & 张黎黎. (2008). 村民自治:集体行动、制度变迁与公共精神的培育——贵州省 习水县赶场坡村组自治的个案研究. 管理世界(10), 64-74. 11、李文钊. (2006). 公共组织决策理论:起源、模型与发展趋势. 管理世界(12), 146-151. B 类论文: 12、李文钊. (2016). 变革时代公共管理学科的新整合——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再思考. 江苏 行政学院学报(6), 107-112. 13、李文钊. (2016). 理解治理多样性:一种国家治理的新科学.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6), 47-57. 14、李文钊. (2018). 向行为公共政策理论跨越——间断一均衡理论的演进逻辑和趋势. 江苏 行政学院学报(1), 82-91. 15、Liu, W., & Li, W. (2016).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in the diffusion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China. 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39(3), 630-654.【通讯作者, SSCI】 16、毛寿龙, & 李文钊. (2010). 社会复合主体与城市治道变革——以杭州市为例. 北京行政 学院学报(1), 11-14. 17、李文钊, 王巧玲, & 毛寿龙. (2007). 公共行政的立宪分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 97-101. C 类论文: 18、李文钊. (2018). 多源流框架:探究模糊性对政策过程的影响. 行政论坛(2),88-99. 19、李文钊. (2018). 因果推理中的潜在结果模型:起源、逻辑与意蕴. 公共行政评论(1), 124-149. 20、李文钊. (2018). 间断—均衡理论:探究政策过程中的稳定与变迁逻辑.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54-65. 21、李文钊. (2017). 叙事式政策框架:探究政策过程中的叙事效应. 公共行政评论, 10(3), 141-163. 22、李文钊. (2017). 论合作型政府:一个政府改革的新理论. 河南社会科学, 25(1), 65-73. 23、李文钊. (2017). 公共管理的秩序维度:一个理论考察. 河南社会科学, 25(2), 7-16. 24、李文钊. (2016).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传统、演进与展望.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6), 4-18.【人 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7 年第 3 期转载】 25、李文钊. (2015). 环境管理体制演进轨迹及其新型设计. 改革(4), 69-80. 26、李文钊, & 蔡长昆. (2014). 整合机制的权变模型:一个大部制改革的组织分析——以广东 省环境大部制改革为例. 公共行政评论, 7(2), 97-118.27、李文钊. (2014). 维护城市的行政体制、身份歧视与中国城乡差异. 南京社会科学(6), 81-87. 28、李文钊. (2012). 奥运治理反思:设计原则、遗产及制度意蕴——北京奥运与伦敦奥运的 比较.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38(12), 7-12. 29、李文钊. (2012).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公共服务与制度逻辑. 改革(6), 133-147. 30、董克用, 杨宏山, & 李文钊. (2012). 城乡统筹发展的行政体制诉求. 理论视野(3), 40-42. 31、李文钊. (2010). 民办非企业:社会自治的组织基础. 理论与改革(4), 90-94. 非核心论文: 32、李文钊. (2011). 多中心的政治经济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探索. 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4(6), 1-9. 33、李文钊. (2017). 政策过程的决策途径:理论基础、演进过程与未来展望. 甘肃行政学院学 报(6), 46-67. 34、李文钊. (2017). 论作为认知、行为与规范的制度.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 3-18. 35、李文钊. (2017). 政策论证的逻辑——以土地使用权到期续约问题为例. 武汉科技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 19(4), 364-371. 36、李文钊. (2018). 理解作为认知的制度——心智模型、符号系统与制度理论. 中共宁波市 委党校学报, 40(2),78-86. 37、李文钊. (2018). 理解公共组织现代化:一个基于经验的钻石模型 ——以江苏省淮安市地 方税务局改革创新为例.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75-84. 38、李文钊. (2017). 论作为认知、行为与规范的制度.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 3-18. 39、Liu, W., & Li, W. (2013).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China—evolution and current challenge. As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1(1), 1-20.

李文钊
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教育经历】
2004 年 9 月至 2007 年 7 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博士;
2001 年 9 月至 2004 年 7 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硕士;
1997 年 9 月至 2001 年 7 月,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18 年 8 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兼任公共 财政与公共政策党支部书记,学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副所长,《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副主编; 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 兼任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副主编; 2011年8月至201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教授, 兼任所长助理,《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编辑部副主任; 2007 年 8 月至 2011 年 8 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公共安全研究所讲师。
【主持项目】
1、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中国公益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逻辑及政策建议”, 项目编号:10YJC630127,已经结项。 2、2018年,北京市社科项目,“基于合作治理的北京市文化类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18JDGLB003,在研。 3、2018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874198,项目名称:政治周期、制度摩擦 与中国政策的间断性:基于 1992-2016 年的中国预算变迁数据的实证研究,在研。
【著作】
李文钊. (2017). 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的制度分析.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李文钊.(2011). 国家、市场与多中心:中国政府改革的实证分析.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开设课程】
本科 公共政策分析学术硕士 公共政策评估专业硕士(MPA) 公共政策分析
【所获奖励荣誉】
2017 年,获聘首批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 2017 年,获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 2018 年,中国人民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先进个人”。 2018 年,中国人民大学“双一流”建设“突出贡献”。 2018 年,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
【研究专长】
1、政府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2、制度分析的理论与方法3、公共政策理论与政策评估方法 【代表性成果】
1、《国家、市场与多中心:中国政府改革的逻辑基础和实证分析》,李文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2、“公共组织决策:起源、理论模型与发展趋势”,李文钊,《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3、“村民自治:集体行动、制度变迁与公共精神的培育”,李文钊,张黎黎,《管理世界》,2008年第10期4、“中国政府改革:基本逻辑与发展趋势”,李文钊、毛寿龙,《管理世界》,2010年第8期5、“中国农村与发展的制度分析: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李文钊、谭沂丹、毛寿龙,《管理世界》,2011年第10期。
【论文】
A 类论文: 1、李文钊.(2018). 中国改革的制度分析:以 2013-2017 年的全面深化改革为例. 中国行政管 理(6)2、李文钊. (2017). 拉斯韦尔的政策科学:设想、争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行政管理(3). 3、李文钊. (2016). 制度多样性的政治经济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制度理论研究. 学 术界(10), 223-237.【《新华文摘》网刊 2017 年第 5 期转载】 4、李文钊, & 荆小娟. (2012). 诊断中国社会管理:一个理论考察. 中国行政管理(3), 112-117. 5、李文钊, & 蔡长昆. (2012). 政治制度结构、社会资本与公共治理制度选择. 管理世界(8), 43-54. 6、李文钊, 谭沂丹, & 毛寿龙. (2011). 中国农村与发展的制度分析: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管 理世界(10), 32-47. 7、李文钊, & 毛寿龙. (2010). 中国政府改革:基本逻辑与发展趋势. 管理世界(8), 44-58. 8、李文钊, & 董克用. (2010).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理念与政策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4(5), 9-12. 9、李文钊. (2009).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一个概念性框架. 中国行政管理(12), 12-15. 10、李文钊, & 张黎黎. (2008). 村民自治:集体行动、制度变迁与公共精神的培育——贵州省 习水县赶场坡村组自治的个案研究. 管理世界(10), 64-74. 11、李文钊. (2006). 公共组织决策理论:起源、模型与发展趋势. 管理世界(12), 146-151. B 类论文: 12、李文钊. (2016). 变革时代公共管理学科的新整合——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再思考. 江苏 行政学院学报(6), 107-112. 13、李文钊. (2016). 理解治理多样性:一种国家治理的新科学.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6), 47-57. 14、李文钊. (2018). 向行为公共政策理论跨越——间断一均衡理论的演进逻辑和趋势. 江苏 行政学院学报(1), 82-91. 15、Liu, W., & Li, W. (2016).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in the diffusion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China. 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39(3), 630-654.【通讯作者, SSCI】 16、毛寿龙, & 李文钊. (2010). 社会复合主体与城市治道变革——以杭州市为例. 北京行政 学院学报(1), 11-14. 17、李文钊, 王巧玲, & 毛寿龙. (2007). 公共行政的立宪分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 97-101. C 类论文: 18、李文钊. (2018). 多源流框架:探究模糊性对政策过程的影响. 行政论坛(2),88-99. 19、李文钊. (2018). 因果推理中的潜在结果模型:起源、逻辑与意蕴. 公共行政评论(1), 124-149. 20、李文钊. (2018). 间断—均衡理论:探究政策过程中的稳定与变迁逻辑.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54-65. 21、李文钊. (2017). 叙事式政策框架:探究政策过程中的叙事效应. 公共行政评论, 10(3), 141-163. 22、李文钊. (2017). 论合作型政府:一个政府改革的新理论. 河南社会科学, 25(1), 65-73. 23、李文钊. (2017). 公共管理的秩序维度:一个理论考察. 河南社会科学, 25(2), 7-16. 24、李文钊. (2016).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传统、演进与展望.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6), 4-18.【人 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7 年第 3 期转载】 25、李文钊. (2015). 环境管理体制演进轨迹及其新型设计. 改革(4), 69-80. 26、李文钊, & 蔡长昆. (2014). 整合机制的权变模型:一个大部制改革的组织分析——以广东 省环境大部制改革为例. 公共行政评论, 7(2), 97-118.27、李文钊. (2014). 维护城市的行政体制、身份歧视与中国城乡差异. 南京社会科学(6), 81-87. 28、李文钊. (2012). 奥运治理反思:设计原则、遗产及制度意蕴——北京奥运与伦敦奥运的 比较.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38(12), 7-12. 29、李文钊. (2012).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公共服务与制度逻辑. 改革(6), 133-147. 30、董克用, 杨宏山, & 李文钊. (2012). 城乡统筹发展的行政体制诉求. 理论视野(3), 40-42. 31、李文钊. (2010). 民办非企业:社会自治的组织基础. 理论与改革(4), 90-94. 非核心论文: 32、李文钊. (2011). 多中心的政治经济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探索. 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4(6), 1-9. 33、李文钊. (2017). 政策过程的决策途径:理论基础、演进过程与未来展望. 甘肃行政学院学 报(6), 46-67. 34、李文钊. (2017). 论作为认知、行为与规范的制度.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 3-18. 35、李文钊. (2017). 政策论证的逻辑——以土地使用权到期续约问题为例. 武汉科技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 19(4), 364-371. 36、李文钊. (2018). 理解作为认知的制度——心智模型、符号系统与制度理论. 中共宁波市 委党校学报, 40(2),78-86. 37、李文钊. (2018). 理解公共组织现代化:一个基于经验的钻石模型 ——以江苏省淮安市地 方税务局改革创新为例.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75-84. 38、李文钊. (2017). 论作为认知、行为与规范的制度.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 3-18. 39、Liu, W., & Li, W. (2013).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China—evolution and current challenge. As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1(1),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