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glish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孙咏梅

经济学院教授

【教育经历】

1、1993.9-1996.6陕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

2、2002.9-2005.6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3、2005.7-2007.6清华大学经济管学院博士后

4、2007.6-2010.12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教授4B待遇)

5、2010.1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院副教授


【获得科研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

2、国家扶贫办优秀成果奖(2020)

3、国家粮食总局软科学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2010)

4、国家粮食总局软科学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2011)


【获得教学相关奖项】

1、获得校级本科生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奖(2009)

2、优秀课外课堂指导教师奖(2021)

3、线上教学优秀课程奖(2020)

4、优秀班主任奖(研究生)(2017)

5、优秀招生工作者奖(2020)


【出版学术工作】

1、《反贫困的“中国奇迹”与“中国智慧”》(专著,2020)(已与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等五家国外出版社签订外文出版合约)

2、《多维视角下的农民工贫困测度及精准扶贫策略研究》(专著,2017)

3、《新时期农民工劳动报酬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建筑业的调查》(专著,2017)

4、《中国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建筑业为例》(专著,2017)

5、《资本效率理论与产业增长》(专著,2007)

6、《脱贫之道》(参写,2020)


【代表性学术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代表性学术论文如下:1、《破解反贫困“伊斯特利悲剧”难题:论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期2、《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及其对中国减贫脱贫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第7期3、《高速经济增长能自动消减贫困吗?——论新中国成立70年的减贫成就》,《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5期4、《消费视角下的贫困测度及精准扶贫探索——基于我国农村地区消费型贫困的调研》,《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4期5、《精准扶贫要查找“贫根”》,《人民日报》,2016年9月23日6、《改善收入分配,促进人的发展》,《人民日报》,2010年9月9日7、《调结构,扩消费,促转变》,《光明日报》,2009年12月22日8、《高增长质量须优化资源配置》,《人民日报》,2009年12月7号9、《中国脱贫攻坚成就与反贫困展望》《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10、《多维视角下的隐性贫困测度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贫困度的调查》,《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12期11、《基于多维视角的我国农村地区减贫成效评价及减贫路径探索》, 《社会科学辑刊》,2018年第7期12、《中国农民工多维物质贫困测度及精准扶贫策略研究》,《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7期13、《我国农民工福利贫困测度及精准扶贫策略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16年第5期14、《中国农民工精神贫困识别及精准扶贫策略——基于建筑业的调查》,《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3期15、《中国农民工多维物质贫困测度及精准扶贫策略研究》,《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7期16、《由“紧平衡”到动态失衡:我国粮食供求矛盾与对策》,《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5期17、《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矛盾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承担课程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面上项目3、北京市社科基金面上项目4、北京市社科基金应急项目5、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7、国家扶贫办重大攻关课题8、国家粮食总局重大攻关课题


【学术影响力】

1、在学术界较早提出消费贫困多维测度及消费扶贫理念2、在国内较早提出多维方法测度精神贫困3、被一家权威机构评为国内贫困研究较为突出的学者之一4、《高速经济增长能自动消减贫困吗?——论新中国成立70年的减贫成就》,被《教学与研究》评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较有影响力的论文


【教学能力】

1、在学术界较早提出消费贫困多维测度及消费扶贫理念2、在国内较早提出多维方法测度精神贫困3、被一家权威机构评为国内贫困研究较为突出的学者之一4、《高速经济增长能自动消减贫困吗?——论新中国成立70年的减贫成就》,被《教学与研究》评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较有影响力的论文


【主要社会兼职】

1、“光明网”、“人民网”特约撰稿人(2009-)2、清华大学中国公有资产研究中心秘书长(2006-2010)3、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 理事(2014.11--)4、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 理事(2014.4--)5、《国家治理》杂志编辑部副主任(2018.9--)6、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吉林组副组长(2019.3--)


【指导学生社团】

1、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案例中国”安徽省小岗村调研基地负责人2、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情调研”项目负责人3、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厚重经英”人才培养计划导师

孙咏梅

孙咏梅

经济学院教授

【教育经历】

1、1993.9-1996.6陕西师范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

2、2002.9-2005.6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3、2005.7-2007.6清华大学经济管学院博士后

4、2007.6-2010.12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教授4B待遇)

5、2010.1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院副教授


【获得科研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

2、国家扶贫办优秀成果奖(2020)

3、国家粮食总局软科学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2010)

4、国家粮食总局软科学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2011)


【获得教学相关奖项】

1、获得校级本科生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奖(2009)

2、优秀课外课堂指导教师奖(2021)

3、线上教学优秀课程奖(2020)

4、优秀班主任奖(研究生)(2017)

5、优秀招生工作者奖(2020)


【出版学术工作】

1、《反贫困的“中国奇迹”与“中国智慧”》(专著,2020)(已与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等五家国外出版社签订外文出版合约)

2、《多维视角下的农民工贫困测度及精准扶贫策略研究》(专著,2017)

3、《新时期农民工劳动报酬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建筑业的调查》(专著,2017)

4、《中国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建筑业为例》(专著,2017)

5、《资本效率理论与产业增长》(专著,2007)

6、《脱贫之道》(参写,2020)


【代表性学术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代表性学术论文如下:1、《破解反贫困“伊斯特利悲剧”难题:论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期2、《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及其对中国减贫脱贫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第7期3、《高速经济增长能自动消减贫困吗?——论新中国成立70年的减贫成就》,《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5期4、《消费视角下的贫困测度及精准扶贫探索——基于我国农村地区消费型贫困的调研》,《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4期5、《精准扶贫要查找“贫根”》,《人民日报》,2016年9月23日6、《改善收入分配,促进人的发展》,《人民日报》,2010年9月9日7、《调结构,扩消费,促转变》,《光明日报》,2009年12月22日8、《高增长质量须优化资源配置》,《人民日报》,2009年12月7号9、《中国脱贫攻坚成就与反贫困展望》《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10、《多维视角下的隐性贫困测度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贫困度的调查》,《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12期11、《基于多维视角的我国农村地区减贫成效评价及减贫路径探索》, 《社会科学辑刊》,2018年第7期12、《中国农民工多维物质贫困测度及精准扶贫策略研究》,《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7期13、《我国农民工福利贫困测度及精准扶贫策略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16年第5期14、《中国农民工精神贫困识别及精准扶贫策略——基于建筑业的调查》,《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3期15、《中国农民工多维物质贫困测度及精准扶贫策略研究》,《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7期16、《由“紧平衡”到动态失衡:我国粮食供求矛盾与对策》,《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5期17、《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矛盾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承担课程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面上项目3、北京市社科基金面上项目4、北京市社科基金应急项目5、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7、国家扶贫办重大攻关课题8、国家粮食总局重大攻关课题


【学术影响力】

1、在学术界较早提出消费贫困多维测度及消费扶贫理念2、在国内较早提出多维方法测度精神贫困3、被一家权威机构评为国内贫困研究较为突出的学者之一4、《高速经济增长能自动消减贫困吗?——论新中国成立70年的减贫成就》,被《教学与研究》评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较有影响力的论文


【教学能力】

1、在学术界较早提出消费贫困多维测度及消费扶贫理念2、在国内较早提出多维方法测度精神贫困3、被一家权威机构评为国内贫困研究较为突出的学者之一4、《高速经济增长能自动消减贫困吗?——论新中国成立70年的减贫成就》,被《教学与研究》评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较有影响力的论文


【主要社会兼职】

1、“光明网”、“人民网”特约撰稿人(2009-)2、清华大学中国公有资产研究中心秘书长(2006-2010)3、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 理事(2014.11--)4、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 理事(2014.4--)5、《国家治理》杂志编辑部副主任(2018.9--)6、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办吉林组副组长(2019.3--)


【指导学生社团】

1、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案例中国”安徽省小岗村调研基地负责人2、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情调研”项目负责人3、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厚重经英”人才培养计划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