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glish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吕冰洋

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教育背景

1991年9月至1995年7月 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理学学士

2001年9月至2003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经济学硕士

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经济学博士

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 美国George Mason大学访问学者

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95年8月至2001年8月,山东省威海市地税局工作

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2008年7月-2012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2012年8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学术和社会兼职

中国人民大学税务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执行所长

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中国税务学会,理事

中国税务学会中青年税收研究会,副会长

财政部“财政政策专家工作室”专家

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特聘专家

《财贸经济》、《财政研究》执行编委

著作

吕冰洋,2022:《央地关系:寓活力于秩序》,商务印书馆。

吕冰洋等,2019:《轻与重:中国税收负担全景透视》,中国金融出版社。

郭庆旺、吕冰洋等,2014:《中国分税制:问题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庆旺、吕冰洋、岳希明,2014:《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调控作用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吕冰洋,2011:《税收分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吕冰洋,2007:《中国资本积累:路径、效率和制度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Guo Qingwang, Lyu Bingyang, Yue Ximing, Regulating Effect of Tax on Chinese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2019,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论文

(一)人民大学A刊论文

吕冰洋,贺颖:《中国特色财政激励体制:基于统一市场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

毛捷、刘潘、吕冰洋:《地方公共债务增长的制度基础——兼顾财政和金融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新华文摘》2020年第2期全文转载。

吕冰洋:《从市场扭曲看政府扩张:基于财政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

郭庆旺,吕冰洋:《论要素收入分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吕冰洋、郭庆旺:《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13期全文转载。

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战略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刘勇政、吕冰洋、李岩:《中国高投资之迷:分税制的激励作用》,《经济研究》2021年第3期。

吕冰洋、刘晓路、马光荣:《财政制度、国家治理与经济发展——第五届中国财政学论坛综述》,《经济研究》2020年第4期。

吕冰洋、马光荣、毛捷:《分税与税率:从政府到企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7期(刊首论文)。

吕冰洋、毛捷:《高投资、低消费的财政基础》,《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刊首论文

吕冰洋、郭庆旺:《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刊首论文)。

吕冰洋:《财政扩张与经济失衡:孰为因?孰为果?》,《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刊首论文)。

郭庆旺、吕冰洋:《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刊首论文)。

吕冰洋:《政府间税收分权的配置选择和财政影响》,《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刊首论文)。

赵志耘、吕冰洋、郭庆旺、贾俊雪:《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刊首论文)。

赵志耘、吕冰洋:《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产出-资本比的影响》,《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刊首论文)。

吕冰洋、台航:《国家能力与政府间财政关系》,《政治学研究》2019年第3期。

吕冰洋、张兆强:《中国税收制度演进逻辑与改革:从嵌入企业到嵌入社会》,《社会学研究》2020年第4期。

吕冰洋:《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一个公共秩序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21年第9期。

吕冰洋、毛捷、马光荣:《分税与转移支付结构:专项转移支付为什么越来越多?》,《管理世界》2018年第4期。入选“中文精品哲社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

毛捷、吕冰洋、马光荣:《转移支付与政府扩张:基于“价格效应”的研究》,《管理世界》2015年第6期。

吕冰洋、王雨坤、贺颖:《我国地区间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状况:测算与分析》,《统计研究》2021年第11期。

吕冰洋、刘潘、赵厉、张经纬:《中国居民资本要素收入有多少?》,《统计研究》2020年第4期。

吕冰洋、李钊、马光荣:《激励与平衡:中国经济增长的财政动因》,《世界经济》2021年第9期。

吕冰洋、张凯强:《转移支付和税收努力:政府偏好的影响》,《世界经济》2018年第7期。

郭庆旺、陈志刚、温新新、吕冰洋:《政府转移性支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世界经济》2016年第7期。

吕冰洋、毛捷:《金融抑制与政府投资依赖的形成》,《世界经济》2013年第5期。

吕冰洋、樊勇:《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和省际差别》,《世界经济》2006年第10期。

吕冰洋、陈志刚:《政府间收入分成与财政收入预算偏离》,《金融研究》2021年第5期。

马光荣、张凯强、吕冰洋:《分税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金融研究》2019年第8期。

吕冰洋、贺颖:《分权、分税与市场分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吕冰洋、刘潘、毛捷:《财政权力配置对地方举债的影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2021年第5期。

吕冰洋:《现代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荆霞、郭庆旺、郎滔、吕冰洋:《中国资本有效税收负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赵志耘、吕冰洋:《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本积累趋势与地区差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余丹林、吕冰洋:《质疑省际生产率测算:空间视角下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3期。

赵志耘、吕冰洋:《资本流动、资本供给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12期。

(二)其他CSSCI核心期刊论文(部分)

吕冰洋、詹静楠、李钊:《中国税收负担:孰轻孰重?》,《经济学动态》2020年第1期。

吕冰洋、陈怡心:《财政激励制与晋升锦标赛:增长动力的制度之辨》,《财贸经济》2022年第6期。

吕冰洋、马光荣、胡深:《蛋糕怎么分:中国财政分权的重要指标》,《财贸经济》2021年第8期。

吕冰洋、李钊:《疫情冲击下财政可持续性与财政应对研究》,《财贸经济》2020年第6期。

吕冰洋、台航:《从财政包干到分税制:发挥两个积极性》,《财贸经济》2018年第10期。

吕冰洋:《国家治理财政论:从公共物品到公共秩序》,《财贸经济》2018年第6期。

吕冰洋、陈志刚:《中国省际资本、劳动与消费平均税率的测算》,《财贸经济》2015年第7期。

吕冰洋:《零售税的开征与分税制的改革》,《财贸经济》2013年第10期。

吕冰洋、毛捷、吕寅晗:《房地产投资中的政府激励机制:问题与改革》,《财贸经济》2013年第7期。

吕冰洋、禹奎:《我国税收负担走势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动》,《财贸经济》2009年第3期。

赵志耘、吕冰洋:《财政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财贸经济》2007年第10期。

吕冰洋、李峰:《中国税收超GDP增长之谜的实证解释》,《财贸经济》2007年第3期。

赵志耘、吕冰洋:《财政支出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时滞分析》,《财贸经济》2006年第10期。

赵志耘、吕冰洋:《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第6期。

郭庆旺、吕冰洋、何乘才:《我国的财政赤字“过大”吗》,《财贸经济》2003年第8期。

毛捷、吕冰洋、陈佩霞:《分税的事实:度量中国县级财政分权的数据基础》,《经济学季刊》2018年第2期。

吕冰洋:《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2005》,《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7卷第2期。

吕冰洋:《国家能力与中国特色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年第6期。

吕冰洋、聂辉华:《弹性分成:分税制的契约与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第7期。

陈志刚、吕冰洋:《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的构成及其关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年第12期。

吕冰洋、谢耀智:《间接税对供需失衡的影响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1期。

吕冰洋、于永达:《收益递增和中国工业资本积累》,《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3期。

赵志耘、刘晓路、吕冰洋:《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6期。

吕冰洋、姚德良、禹奎:《市场拥挤、财政支出与税后资本平均产出关系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吕冰洋、于永达:《要素积累, 效率提高还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经济科学》2008年第1期。

詹静楠、吕冰洋:《财政与共同富裕:多维分配视角下的分析》,《财政研究》2022年第1期。

陈志刚、吕冰洋:《中国政府预算偏离:一个典型财政现象》,《财政研究》2019年第1期。

吕冰洋:《官员行为与财政行为》,《财政研究》2018年第11期。

吕冰洋:《中国财政政策的需求与供给管理:历史比较分析》,《财政研究》2017年第4期。

赵志耘、吕冰洋:《解决市场拥挤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内生增长的影响》,《财政研究》2006年第3期。

于永达、吕冰洋:《中国生产率争论:方法的局限性与结论的不确定性》,《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李戎、张凯强、吕冰洋:《减税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经济评论》2018年第4期。

吕冰洋、蔡红英、崔茂权:《实现消费地原则的增值税改革: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破解之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 年第6期。

吕冰洋、郭雨萌:《税收原则发挥与共同富裕:一个国民收入循环框架下的分析》,《税务研究》2022年第4期。

吕冰洋:《税制结构理论的重构:从国民收入循环出发》,《税务研究》2017年第8期。

吕冰洋:《推动国家治理的税制改革》,《税务研究》2015年第11期。

郭庆旺、吕冰洋:《地方税系建设论纲》,《税务研究》2013年第11期。

吕冰洋、台航:《结构性减税的着力点》,《税务研究》2012年第5期。

吕冰洋:《我国税收制度与三类收入分配关系分析》,《税务研究》2010年第3期。

郭庆旺、吕冰洋:《分税制改革与税收快速增长:基于分权契约框架的分析》,《税务研究》2006年第8期。

(三)英文论文

Lyu Bingyang, Ma Guangrong, Zhan Jingnan, 2022, “The Trade-off Between Risk and Incentives in Fiscal Federalism: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SSCI), accepted.

Li Zhao, Lyu Bingyang, 2021,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industrial firms: evidence from 2007 to 2017”, Applied Economics(SSCI), Vol 53, No.60, 6910-6926.

LyuBingyang, Liu Yongzheng Liu, Li Yan, 2020, “Fiscal incentives, competition, and investment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SSCI), 59, 1-15.

HeYing , Lyu Bingyang, Yu Danlin, 2020, “How does spatial proximity to the highspeed railway system affect inter-city market segmentation in China: a spatial panel analysis”,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SSCI), 10,1-27.

Chen Zhigang, Lyu Bingyang, Liu Yongzhong, 2019,“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SSCI),64,600-611.

Jie Mao, Lyu Bingyang,Chen Peixia, 2019, “County-Level Tax Sharing: A Statist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hina’s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China Economist, Vol.14, No.2, pp.66-80.

Lyu Bingyang,2011,“Expeansive Fiscal Policies and Supply-Demand Imbalance: A Chicken and Egg Problem?”, China Economist, Vol.6 No.4, pp.26-39.

LyuBingyang and Guo Qingwang,2012,“Why China’s Tax Revenue is Likely to Maintain its Rapid Growth: An Explan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ax Capacity and Tax Effort”,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XXXIII, No.1, p.108~126.

Lyu Bingyang, Ma Guangrong, Mao Jie, 2017, “From Government to Enterprises:How Tax Sharing Interacts with Tax Rates”,China Economist, No.3.

Lyu Bingyang, Zhang Zhaoqiang, 2022, "Feform of China's Taxation System: fromEmbedment in the Economy to Embedment in Society",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y, Vol.9, No.3.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治理框架中的中国财税体制研究”(项目编号:16ZDA027)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收入体系建设”(项目编号:16JJD790058)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政府间税收分成对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673278)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税制结构、税收管理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07316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促进经济增长的非中性技术进步研究”(项目编号:70803023)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结构性减税的效果评估”,(项目编号:13JJD790033)

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级重大项目,“中国大规模减税的理论与效果研究” (项目编号:20XNLG01)。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财政收支扩张与经济失衡之间的关系研究”(NCET-11-0501)。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三大改革任务的进展及成效评估”,2022年。

财政部政策研究室课题,“中国财政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研究”,2021年。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课题,“十四五”时期央地财政关系问题研究,2020年。

国家税务总局法规司课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与减税策略研究”,2019年。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2018年。

财政部税政司课题,“企业有效税率问题研究”,2018年。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2017年。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收益管理局课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项目库建设研究”,2016年。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课题,“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方法的国际比较”,2015年。

中国税务学会课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税收政策研究”,2015年。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课题,“金融危机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税源分析”,2013年。

学术奖励

2021年论文《顾炎武方案与央地关系构建:寓活力于秩序》(独立作者)获得 “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一等奖”

2020年论文《地方公共债务增长的制度基础——兼顾财政和金融的视角》(第三作者)获得第五届刘诗白经济学奖。

2020年论文《地方公共债务增长的制度基础——兼顾财政和金融的视角》(第三作者)获得第十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20年论文《从市场扭曲看政府扩张:基于财政的视角》(独立作者)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7年论文《从市场扭曲看政府扩张:基于财政的视角》(独立作者)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

2017年著作《税收对国民收入调控作用研究》(第二作者)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

2017年论文《推动国家治理的税制改革》(独立作者)获得“《税务研究》—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三等奖”。

2016年著作《税收对国民收入调控作用研究》(第二作者)获得第十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5,《零售税的开征与分税制的改革》(独立作者),“《财贸经济》—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奖”。

2012,《政府间税收分权的配置选择和财政影响》(独立作者),第五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

2012,《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第一作者),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税务学会第六次税收学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2,《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孰为因?孰为果?》(独立作者),北京财政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同时获得“中国金融40人” 入围论文奖。

2009,《中国经济增长进程中资本积累路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09,《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第四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第四作者),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学术思想

1.国家治理财政论:国家治理观下的财政本质,是满足公共物品和公共秩序这两种“社会共同需要”,财政职能为保护性职能、生产性职能和分配性职能,现代财政制度对国家治理的作用在于:政治能包容、经济有效率、社会有秩序。

2.中国特色财政激励制:中国财政体制一方面通过税收“弹性分成”合约来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央政府通过财政体制调整,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共同发挥下,解决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调动地方积极性的矛盾,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动力。

3.央地关系“寓分于集”构建:中国央地关系深受郡县制传统的影响,未来央地关系建设思路应该借鉴顾炎武方案,实行“寓分权于集权”改革,它可在发挥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活力同时,又保持政治秩序的稳定。

4.“财政共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权力结构主要是事权分配、财权分配、转移支付分配,其中又可细分为九种权力分配;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目标为激励、平衡、控制;在上述权力结构和目标的约束下,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为“上下相维、集分相制”,即“财政共权”。

吕冰洋

吕冰洋

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教育背景

1991年9月至1995年7月 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理学学士

2001年9月至2003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经济学硕士

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经济学博士

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 美国George Mason大学访问学者

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1995年8月至2001年8月,山东省威海市地税局工作

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2008年7月-2012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2012年8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学术和社会兼职

中国人民大学税务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执行所长

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中国税务学会,理事

中国税务学会中青年税收研究会,副会长

财政部“财政政策专家工作室”专家

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特聘专家

《财贸经济》、《财政研究》执行编委

著作

吕冰洋,2022:《央地关系:寓活力于秩序》,商务印书馆。

吕冰洋等,2019:《轻与重:中国税收负担全景透视》,中国金融出版社。

郭庆旺、吕冰洋等,2014:《中国分税制:问题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庆旺、吕冰洋、岳希明,2014:《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调控作用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吕冰洋,2011:《税收分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吕冰洋,2007:《中国资本积累:路径、效率和制度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Guo Qingwang, Lyu Bingyang, Yue Ximing, Regulating Effect of Tax on Chinese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2019,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论文

(一)人民大学A刊论文

吕冰洋,贺颖:《中国特色财政激励体制:基于统一市场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

毛捷、刘潘、吕冰洋:《地方公共债务增长的制度基础——兼顾财政和金融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9期。《新华文摘》2020年第2期全文转载。

吕冰洋:《从市场扭曲看政府扩张:基于财政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2期。

郭庆旺,吕冰洋:《论要素收入分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2期。

吕冰洋、郭庆旺:《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13期全文转载。

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战略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刘勇政、吕冰洋、李岩:《中国高投资之迷:分税制的激励作用》,《经济研究》2021年第3期。

吕冰洋、刘晓路、马光荣:《财政制度、国家治理与经济发展——第五届中国财政学论坛综述》,《经济研究》2020年第4期。

吕冰洋、马光荣、毛捷:《分税与税率:从政府到企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7期(刊首论文)。

吕冰洋、毛捷:《高投资、低消费的财政基础》,《经济研究》2014年第5期(刊首论文

吕冰洋、郭庆旺:《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刊首论文)。

吕冰洋:《财政扩张与经济失衡:孰为因?孰为果?》,《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刊首论文)。

郭庆旺、吕冰洋:《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刊首论文)。

吕冰洋:《政府间税收分权的配置选择和财政影响》,《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刊首论文)。

赵志耘、吕冰洋、郭庆旺、贾俊雪:《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刊首论文)。

赵志耘、吕冰洋:《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产出-资本比的影响》,《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刊首论文)。

吕冰洋、台航:《国家能力与政府间财政关系》,《政治学研究》2019年第3期。

吕冰洋、张兆强:《中国税收制度演进逻辑与改革:从嵌入企业到嵌入社会》,《社会学研究》2020年第4期。

吕冰洋:《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一个公共秩序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21年第9期。

吕冰洋、毛捷、马光荣:《分税与转移支付结构:专项转移支付为什么越来越多?》,《管理世界》2018年第4期。入选“中文精品哲社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

毛捷、吕冰洋、马光荣:《转移支付与政府扩张:基于“价格效应”的研究》,《管理世界》2015年第6期。

吕冰洋、王雨坤、贺颖:《我国地区间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状况:测算与分析》,《统计研究》2021年第11期。

吕冰洋、刘潘、赵厉、张经纬:《中国居民资本要素收入有多少?》,《统计研究》2020年第4期。

吕冰洋、李钊、马光荣:《激励与平衡:中国经济增长的财政动因》,《世界经济》2021年第9期。

吕冰洋、张凯强:《转移支付和税收努力:政府偏好的影响》,《世界经济》2018年第7期。

郭庆旺、陈志刚、温新新、吕冰洋:《政府转移性支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世界经济》2016年第7期。

吕冰洋、毛捷:《金融抑制与政府投资依赖的形成》,《世界经济》2013年第5期。

吕冰洋、樊勇:《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征管效率的进步和省际差别》,《世界经济》2006年第10期。

吕冰洋、陈志刚:《政府间收入分成与财政收入预算偏离》,《金融研究》2021年第5期。

马光荣、张凯强、吕冰洋:《分税与地方财政支出结构》,《金融研究》2019年第8期。

吕冰洋、贺颖:《分权、分税与市场分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

吕冰洋、刘潘、毛捷:《财政权力配置对地方举债的影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报》2021年第5期。

吕冰洋:《现代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荆霞、郭庆旺、郎滔、吕冰洋:《中国资本有效税收负担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赵志耘、吕冰洋:《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本积累趋势与地区差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余丹林、吕冰洋:《质疑省际生产率测算:空间视角下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3期。

赵志耘、吕冰洋:《资本流动、资本供给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中国软科学》2007年第12期。

(二)其他CSSCI核心期刊论文(部分)

吕冰洋、詹静楠、李钊:《中国税收负担:孰轻孰重?》,《经济学动态》2020年第1期。

吕冰洋、陈怡心:《财政激励制与晋升锦标赛:增长动力的制度之辨》,《财贸经济》2022年第6期。

吕冰洋、马光荣、胡深:《蛋糕怎么分:中国财政分权的重要指标》,《财贸经济》2021年第8期。

吕冰洋、李钊:《疫情冲击下财政可持续性与财政应对研究》,《财贸经济》2020年第6期。

吕冰洋、台航:《从财政包干到分税制:发挥两个积极性》,《财贸经济》2018年第10期。

吕冰洋:《国家治理财政论:从公共物品到公共秩序》,《财贸经济》2018年第6期。

吕冰洋、陈志刚:《中国省际资本、劳动与消费平均税率的测算》,《财贸经济》2015年第7期。

吕冰洋:《零售税的开征与分税制的改革》,《财贸经济》2013年第10期。

吕冰洋、毛捷、吕寅晗:《房地产投资中的政府激励机制:问题与改革》,《财贸经济》2013年第7期。

吕冰洋、禹奎:《我国税收负担走势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动》,《财贸经济》2009年第3期。

赵志耘、吕冰洋:《财政投资的外溢效应分析》,《财贸经济》2007年第10期。

吕冰洋、李峰:《中国税收超GDP增长之谜的实证解释》,《财贸经济》2007年第3期。

赵志耘、吕冰洋:《财政支出政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时滞分析》,《财贸经济》2006年第10期。

赵志耘、吕冰洋:《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5年第6期。

郭庆旺、吕冰洋、何乘才:《我国的财政赤字“过大”吗》,《财贸经济》2003年第8期。

毛捷、吕冰洋、陈佩霞:《分税的事实:度量中国县级财政分权的数据基础》,《经济学季刊》2018年第2期。

吕冰洋:《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2005》,《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7卷第2期。

吕冰洋:《国家能力与中国特色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年第6期。

吕冰洋、聂辉华:《弹性分成:分税制的契约与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年第7期。

陈志刚、吕冰洋:《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不平等的构成及其关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年第12期。

吕冰洋、谢耀智:《间接税对供需失衡的影响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1期。

吕冰洋、于永达:《收益递增和中国工业资本积累》,《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3期。

赵志耘、刘晓路、吕冰洋:《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第6期。

吕冰洋、姚德良、禹奎:《市场拥挤、财政支出与税后资本平均产出关系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吕冰洋、于永达:《要素积累, 效率提高还是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经济科学》2008年第1期。

詹静楠、吕冰洋:《财政与共同富裕:多维分配视角下的分析》,《财政研究》2022年第1期。

陈志刚、吕冰洋:《中国政府预算偏离:一个典型财政现象》,《财政研究》2019年第1期。

吕冰洋:《官员行为与财政行为》,《财政研究》2018年第11期。

吕冰洋:《中国财政政策的需求与供给管理:历史比较分析》,《财政研究》2017年第4期。

赵志耘、吕冰洋:《解决市场拥挤的政府支出对经济内生增长的影响》,《财政研究》2006年第3期。

于永达、吕冰洋:《中国生产率争论:方法的局限性与结论的不确定性》,《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李戎、张凯强、吕冰洋:《减税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经济评论》2018年第4期。

吕冰洋、蔡红英、崔茂权:《实现消费地原则的增值税改革: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破解之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 年第6期。

吕冰洋、郭雨萌:《税收原则发挥与共同富裕:一个国民收入循环框架下的分析》,《税务研究》2022年第4期。

吕冰洋:《税制结构理论的重构:从国民收入循环出发》,《税务研究》2017年第8期。

吕冰洋:《推动国家治理的税制改革》,《税务研究》2015年第11期。

郭庆旺、吕冰洋:《地方税系建设论纲》,《税务研究》2013年第11期。

吕冰洋、台航:《结构性减税的着力点》,《税务研究》2012年第5期。

吕冰洋:《我国税收制度与三类收入分配关系分析》,《税务研究》2010年第3期。

郭庆旺、吕冰洋:《分税制改革与税收快速增长:基于分权契约框架的分析》,《税务研究》2006年第8期。

(三)英文论文

Lyu Bingyang, Ma Guangrong, Zhan Jingnan, 2022, “The Trade-off Between Risk and Incentives in Fiscal Federalism: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SSCI), accepted.

Li Zhao, Lyu Bingyang, 2021,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Chinese industrial firms: evidence from 2007 to 2017”, Applied Economics(SSCI), Vol 53, No.60, 6910-6926.

LyuBingyang, Liu Yongzheng Liu, Li Yan, 2020, “Fiscal incentives, competition, and investment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SSCI), 59, 1-15.

HeYing , Lyu Bingyang, Yu Danlin, 2020, “How does spatial proximity to the highspeed railway system affect inter-city market segmentation in China: a spatial panel analysis”,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SSCI), 10,1-27.

Chen Zhigang, Lyu Bingyang, Liu Yongzhong, 2019,“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mposition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SSCI),64,600-611.

Jie Mao, Lyu Bingyang,Chen Peixia, 2019, “County-Level Tax Sharing: A Statist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hina’s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China Economist, Vol.14, No.2, pp.66-80.

Lyu Bingyang,2011,“Expeansive Fiscal Policies and Supply-Demand Imbalance: A Chicken and Egg Problem?”, China Economist, Vol.6 No.4, pp.26-39.

LyuBingyang and Guo Qingwang,2012,“Why China’s Tax Revenue is Likely to Maintain its Rapid Growth: An Explan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ax Capacity and Tax Effort”,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XXXIII, No.1, p.108~126.

Lyu Bingyang, Ma Guangrong, Mao Jie, 2017, “From Government to Enterprises:How Tax Sharing Interacts with Tax Rates”,China Economist, No.3.

Lyu Bingyang, Zhang Zhaoqiang, 2022, "Feform of China's Taxation System: fromEmbedment in the Economy to Embedment in Society",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y, Vol.9, No.3.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治理框架中的中国财税体制研究”(项目编号:16ZDA027)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收入体系建设”(项目编号:16JJD790058)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政府间税收分成对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673278)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税制结构、税收管理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07316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促进经济增长的非中性技术进步研究”(项目编号:70803023)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结构性减税的效果评估”,(项目编号:13JJD790033)

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校级重大项目,“中国大规模减税的理论与效果研究” (项目编号:20XNLG01)。

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财政收支扩张与经济失衡之间的关系研究”(NCET-11-0501)。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体制三大改革任务的进展及成效评估”,2022年。

财政部政策研究室课题,“中国财政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研究”,2021年。

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课题,“十四五”时期央地财政关系问题研究,2020年。

国家税务总局法规司课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与减税策略研究”,2019年。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2018年。

财政部税政司课题,“企业有效税率问题研究”,2018年。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营改增政策效应分析”,2017年。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收益管理局课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项目库建设研究”,2016年。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课题,“税收政策效应实证分析方法的国际比较”,2015年。

中国税务学会课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税收政策研究”,2015年。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课题,“金融危机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税源分析”,2013年。

学术奖励

2021年论文《顾炎武方案与央地关系构建:寓活力于秩序》(独立作者)获得 “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一等奖”

2020年论文《地方公共债务增长的制度基础——兼顾财政和金融的视角》(第三作者)获得第五届刘诗白经济学奖。

2020年论文《地方公共债务增长的制度基础——兼顾财政和金融的视角》(第三作者)获得第十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20年论文《从市场扭曲看政府扩张:基于财政的视角》(独立作者)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7年论文《从市场扭曲看政府扩张:基于财政的视角》(独立作者)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

2017年著作《税收对国民收入调控作用研究》(第二作者)获得第六届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

2017年论文《推动国家治理的税制改革》(独立作者)获得“《税务研究》—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三等奖”。

2016年著作《税收对国民收入调控作用研究》(第二作者)获得第十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5,《零售税的开征与分税制的改革》(独立作者),“《财贸经济》—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奖”。

2012,《政府间税收分权的配置选择和财政影响》(独立作者),第五次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

2012,《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第一作者),第十二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税务学会第六次税收学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2,《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孰为因?孰为果?》(独立作者),北京财政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同时获得“中国金融40人” 入围论文奖。

2009,《中国经济增长进程中资本积累路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009,《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第四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积极财政政策效果及淡出策略研究》(第四作者),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学术思想

1.国家治理财政论:国家治理观下的财政本质,是满足公共物品和公共秩序这两种“社会共同需要”,财政职能为保护性职能、生产性职能和分配性职能,现代财政制度对国家治理的作用在于:政治能包容、经济有效率、社会有秩序。

2.中国特色财政激励制:中国财政体制一方面通过税收“弹性分成”合约来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央政府通过财政体制调整,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共同发挥下,解决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调动地方积极性的矛盾,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动力。

3.央地关系“寓分于集”构建:中国央地关系深受郡县制传统的影响,未来央地关系建设思路应该借鉴顾炎武方案,实行“寓分权于集权”改革,它可在发挥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活力同时,又保持政治秩序的稳定。

4.“财政共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权力结构主要是事权分配、财权分配、转移支付分配,其中又可细分为九种权力分配;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目标为激励、平衡、控制;在上述权力结构和目标的约束下,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为“上下相维、集分相制”,即“财政共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