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论坛(总第7期)丨黄石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走出一条“人口优化+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新路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1-05-24
2021年5月14日,北京经济论坛(总第7期)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石松参加论坛并作主旨演讲。他结合“七普”数据,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角度,对首都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北京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提出了新时代首都北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
他认为,北京市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比预期要早,而且人口老龄化呈加速上升的趋势。事实上,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经有辽宁、上海等11个地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北京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处于“居中”的位置,位列第15名,在4个直辖市中列第四,在京津冀蒙晋地区也是居第四。因此,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出一条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天津、河北比北京压力更大,通过周边地区协同解决人口老龄化,或通过异地养老缓解北京的人口老龄化,必须有更大的尺度和更开阔的视野。
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带来的人口总量的控制、外来就业年龄人口流入减缓等几方面的因素叠加,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压力相对于“十三五”时期将显著加大。“十四五”时期,当上世纪60年代“婴儿潮”出生人口进入老年期,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对于发展高精尖产业体系构成较大的压力。与此同时,相对于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以及京津冀蒙晋地区,北京在发展高精尖产业、金融产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又具有一定的优势,人才竞争压力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等地。
近年来北京市运用“两区建设”的政策优势,对智能制造业以及高技术制造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部门投资的超常规增长,奠定了北京中长期的产业发展优势,正在全面启动的减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以及打造高精尖产业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及其蕴含的多层次、多方位的高质量投资动力,成为支撑今后一段时期内首都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相对于这些目标而言,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解决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矛盾,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实现良性互动,要求必须实行更加灵活有韧性和富于弹性的人力资源政策,实施“人口优化+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发展路径,形成“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优化”的良性循环,从而突破“人口老龄化”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困境。
北京经济论坛(总第7期)丨黄石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走出一条“人口优化+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新路
2021年5月14日,北京经济论坛(总第7期)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石松参加论坛并作主旨演讲。他结合“七普”数据,从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角度,对首都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北京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提出了新时代首都北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
他认为,北京市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比预期要早,而且人口老龄化呈加速上升的趋势。事实上,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经有辽宁、上海等11个地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北京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处于“居中”的位置,位列第15名,在4个直辖市中列第四,在京津冀蒙晋地区也是居第四。因此,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走出一条人口经济密集地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天津、河北比北京压力更大,通过周边地区协同解决人口老龄化,或通过异地养老缓解北京的人口老龄化,必须有更大的尺度和更开阔的视野。
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带来的人口总量的控制、外来就业年龄人口流入减缓等几方面的因素叠加,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的压力相对于“十三五”时期将显著加大。“十四五”时期,当上世纪60年代“婴儿潮”出生人口进入老年期,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对于发展高精尖产业体系构成较大的压力。与此同时,相对于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以及京津冀蒙晋地区,北京在发展高精尖产业、金融产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又具有一定的优势,人才竞争压力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等地。
近年来北京市运用“两区建设”的政策优势,对智能制造业以及高技术制造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等部门投资的超常规增长,奠定了北京中长期的产业发展优势,正在全面启动的减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以及打造高精尖产业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及其蕴含的多层次、多方位的高质量投资动力,成为支撑今后一段时期内首都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相对于这些目标而言,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解决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的矛盾,推动人口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实现良性互动,要求必须实行更加灵活有韧性和富于弹性的人力资源政策,实施“人口优化+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的发展路径,形成“经济发展——人口结构优化”的良性循环,从而突破“人口老龄化”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