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glish 分享到
北京经济论坛

北京经济论坛(总第13期)|王轶:北京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意义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4-07-04

image.png

2024年6月20日,北京经济论坛(总第13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教授做开幕致辞,他表示,十分高兴和欢迎大家参加人大首发院主办的北京经济论坛。本次论坛为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他衷心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充分发挥理论专长和学术优势,围绕北京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行深入探讨。

image.png

王轶指出,今年2月,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4年工作要点》。北京市围绕工作要点大力推动新商圈建设、商圈改造提升、加快打造一批消费标杆项目、推进市区内“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这些举措意味着北京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进入了快节奏阶段。北京市政府计划在2025年基本建成创新引领型、服务主导型、协同发展型,全面开放型,互农互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北京市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体系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其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央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这是立足于新发展阶段,针对“十四五”全面促进消费,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规划的重大决策部署。它不仅可以有效串通国内的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也可以促进消费的恢复和升级,对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做出积极贡献。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内需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研究分析并预测北京的经济形势,推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首都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关注北京、研究北京的学者们的任务。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消费对于盘活经济的重要作用,其中首发院有一批专门的学者研究消费问题,为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出贡献。如何通过增强消费,将北京率先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消费城市,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核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是当前北京市发展的关键问题。把消费问题研究透彻,才能有利于政府针对北京市发展做出更好的决策。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既需要战略规划,也需要明确实施路径。北京市需要同时比较国内外城市,在长期跟踪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自党中央做出部署以来,北京市积极整合优化现有资源,针对国际消费城市建设进行多项实践。北京在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日益提升的同时,经济基础条件突出,文化缔约的深厚,消费配套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发达等优势正逐渐显现,这为促进消费升级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也发现与全球发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北京市在产业结构、开放程度、地区水平、创新能力、营商环境等方面都存在提升的空间。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经验和我国的政策导向,北京市需要进一步拓宽北京国际消费城市建设的思路,打造新场景、塑造新品牌、调整新机构、树立新优势、拓展新市场、营造新环境。


北京经济论坛(总第13期)|王轶:北京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意义

image.png

2024年6月20日,北京经济论坛(总第13期)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教授做开幕致辞,他表示,十分高兴和欢迎大家参加人大首发院主办的北京经济论坛。本次论坛为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他衷心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充分发挥理论专长和学术优势,围绕北京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行深入探讨。

image.png

王轶指出,今年2月,北京市印发了《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4年工作要点》。北京市围绕工作要点大力推动新商圈建设、商圈改造提升、加快打造一批消费标杆项目、推进市区内“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这些举措意味着北京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进入了快节奏阶段。北京市政府计划在2025年基本建成创新引领型、服务主导型、协同发展型,全面开放型,互农互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北京市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体系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其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央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这是立足于新发展阶段,针对“十四五”全面促进消费,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规划的重大决策部署。它不仅可以有效串通国内的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也可以促进消费的恢复和升级,对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做出积极贡献。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扩大内需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研究分析并预测北京的经济形势,推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首都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关注北京、研究北京的学者们的任务。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消费对于盘活经济的重要作用,其中首发院有一批专门的学者研究消费问题,为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出贡献。如何通过增强消费,将北京率先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消费城市,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核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是当前北京市发展的关键问题。把消费问题研究透彻,才能有利于政府针对北京市发展做出更好的决策。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既需要战略规划,也需要明确实施路径。北京市需要同时比较国内外城市,在长期跟踪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自党中央做出部署以来,北京市积极整合优化现有资源,针对国际消费城市建设进行多项实践。北京在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日益提升的同时,经济基础条件突出,文化缔约的深厚,消费配套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发达等优势正逐渐显现,这为促进消费升级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也发现与全球发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北京市在产业结构、开放程度、地区水平、创新能力、营商环境等方面都存在提升的空间。结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经验和我国的政策导向,北京市需要进一步拓宽北京国际消费城市建设的思路,打造新场景、塑造新品牌、调整新机构、树立新优势、拓展新市场、营造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