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glish 分享到
首都发展高端论坛

第二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丨仇保兴:低碳生态城的ABC模式及其韧性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9-12-11

2019年11月16日上午,国务院参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前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二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老城•新城•都市圈”上做了题为《低碳生态城的ABC模式及其韧性》的主旨报告,仇保兴部长分享了生态新城ABC三种模式,并对各模式进行了详细阐释。


仇保兴国务院参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前副部长


仇部长以“低碳生态城的ABC模式及其韧性”为题,分享了生态新城的ABC三种模式。首先指出韧性(Resilience)是工程、组织、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概念。这三种模式分别是:A模式——技术为本、高昂投资、高技术依赖,难以推广复制,其组织、社会及经济韧性不足;B模式——逆城市化、外部植入、被动适应、难以持续,其工程、经济及组织韧性不足;C模式——建造成本适当、自身可持续、可推广复制、自进化改进,四方面韧性较为均衡。

就A模式来说,仇部长以马斯达尔生态城为例指出由于工业文明的传统思路是“挑战自然”,故A模式以“高科技、高代价、高指标”来追求零排放,是为了新技术的集成使用而设计城市而非以“人的生活更美好”为目标。A模式之所以不可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需要长期的研究过程而充满不确定性;由于超高投资,不具可复制推广性且忽略了城市改造的渐进性和居民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A模式在外部干扰发生时,政府行使组织、管理和行动的能力受制于工程技术,所以组织韧性不高;由于居住者依赖于高科技可能导致脆弱性增加,降低了社会韧性;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投入冗余大,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另一方面会由于资本和技术投入过大,会导致经济脆弱,因此经济韧性也不高。

关于B模式,仇部长引用保罗·索莱里的一句话:“城市代表着高碳和问题,而不是解决之道”,因此B模式倡导回归自然,然而与当地建筑文化、居住习俗脱节,忽视本地化的低碳材料和传统智慧。仇部长以中国辽宁黄柏峪村中美低碳示范项目为例,指出当地人对外部植入的低碳“新子系统”持不理解和不支持的态度。此外,B模式倡导倒退到农耕社会生活方式,远离现代城市文明,被动适应郊区化、机动化,错误认为市场机制能自发促进城市进化到低碳发展阶段等观点并不可取。因此B模式由于忽视“地方知识”,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韧性不足导致社会韧性不足;由于产业单一,收入低,脆弱性较明显,经济韧性也不高;此外,工程与组织韧性由于投入不足、远离城市而严重不足。

最后仇部长分享了建造成本适当、自身可持续、可推广复制、自进化改进的C模式,其特点主要包括:


(1)整体长远战略目标构建,具有三维立体思维,强调以人为本;



图4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


(2)尊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普通居民的利益、体现创造力的规划管理过程,具有持续减碳的自进化能力;



图5 开放空间规划的一般原则


(3)紧凑、混合的城市空间与宽敞的田园相结合,绿色交通设计与用地模式相融合;



图6 自行车人行友好的街区设计TOD


(4)持续优化的可再生能源和材料循环利用系统;



图7 城市可再生能源循环系统



图8 城市水资源循环系统


(5)适应本地气候的绿色建筑设计与推广;



图9节能 节水 节材 节地设计


(6)采用合适的技术为主,而不是昂贵的高技术,使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时适应。




图10 生态低碳方法设计与应用


总体来说,采用C模式是现代智慧技术和合理城市规划的最佳组合,提高了城市韧性的“维持力”和“恢复力”,其中“以人为本”是低碳生态城的灵魂,包括减碳/投入效率高、自身可持续、模式可复制、减碳可计算、具有内生自我改进升级能力等特征。同时生态新城的建设要防止A、B模式的“低碳陷阱”和四方面的韧性不均衡。仇部长进一步指出城市韧性的“转型力”取决于城市市民的组织、角色和状态,要对公民活动、公共服务水平与公民满意度加以持续关注。


(本文系嘉宾11月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第二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老城·新城·都市圈”上的专题报告,演讲内容已经嘉宾本人审核)

编辑:李雪伟

第二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丨仇保兴:低碳生态城的ABC模式及其韧性

2019年11月16日上午,国务院参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前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二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老城•新城•都市圈”上做了题为《低碳生态城的ABC模式及其韧性》的主旨报告,仇保兴部长分享了生态新城ABC三种模式,并对各模式进行了详细阐释。


仇保兴国务院参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前副部长


仇部长以“低碳生态城的ABC模式及其韧性”为题,分享了生态新城的ABC三种模式。首先指出韧性(Resilience)是工程、组织、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概念。这三种模式分别是:A模式——技术为本、高昂投资、高技术依赖,难以推广复制,其组织、社会及经济韧性不足;B模式——逆城市化、外部植入、被动适应、难以持续,其工程、经济及组织韧性不足;C模式——建造成本适当、自身可持续、可推广复制、自进化改进,四方面韧性较为均衡。

就A模式来说,仇部长以马斯达尔生态城为例指出由于工业文明的传统思路是“挑战自然”,故A模式以“高科技、高代价、高指标”来追求零排放,是为了新技术的集成使用而设计城市而非以“人的生活更美好”为目标。A模式之所以不可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需要长期的研究过程而充满不确定性;由于超高投资,不具可复制推广性且忽略了城市改造的渐进性和居民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A模式在外部干扰发生时,政府行使组织、管理和行动的能力受制于工程技术,所以组织韧性不高;由于居住者依赖于高科技可能导致脆弱性增加,降低了社会韧性;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投入冗余大,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另一方面会由于资本和技术投入过大,会导致经济脆弱,因此经济韧性也不高。

关于B模式,仇部长引用保罗·索莱里的一句话:“城市代表着高碳和问题,而不是解决之道”,因此B模式倡导回归自然,然而与当地建筑文化、居住习俗脱节,忽视本地化的低碳材料和传统智慧。仇部长以中国辽宁黄柏峪村中美低碳示范项目为例,指出当地人对外部植入的低碳“新子系统”持不理解和不支持的态度。此外,B模式倡导倒退到农耕社会生活方式,远离现代城市文明,被动适应郊区化、机动化,错误认为市场机制能自发促进城市进化到低碳发展阶段等观点并不可取。因此B模式由于忽视“地方知识”,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韧性不足导致社会韧性不足;由于产业单一,收入低,脆弱性较明显,经济韧性也不高;此外,工程与组织韧性由于投入不足、远离城市而严重不足。

最后仇部长分享了建造成本适当、自身可持续、可推广复制、自进化改进的C模式,其特点主要包括:


(1)整体长远战略目标构建,具有三维立体思维,强调以人为本;



图4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2008-2020)


(2)尊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普通居民的利益、体现创造力的规划管理过程,具有持续减碳的自进化能力;



图5 开放空间规划的一般原则


(3)紧凑、混合的城市空间与宽敞的田园相结合,绿色交通设计与用地模式相融合;



图6 自行车人行友好的街区设计TOD


(4)持续优化的可再生能源和材料循环利用系统;



图7 城市可再生能源循环系统



图8 城市水资源循环系统


(5)适应本地气候的绿色建筑设计与推广;



图9节能 节水 节材 节地设计


(6)采用合适的技术为主,而不是昂贵的高技术,使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时适应。




图10 生态低碳方法设计与应用


总体来说,采用C模式是现代智慧技术和合理城市规划的最佳组合,提高了城市韧性的“维持力”和“恢复力”,其中“以人为本”是低碳生态城的灵魂,包括减碳/投入效率高、自身可持续、模式可复制、减碳可计算、具有内生自我改进升级能力等特征。同时生态新城的建设要防止A、B模式的“低碳陷阱”和四方面的韧性不均衡。仇部长进一步指出城市韧性的“转型力”取决于城市市民的组织、角色和状态,要对公民活动、公共服务水平与公民满意度加以持续关注。


(本文系嘉宾11月1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第二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老城·新城·都市圈”上的专题报告,演讲内容已经嘉宾本人审核)

编辑:李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