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 | 史明德大使出席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并致辞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1-12-08
2021年11月6日-7日,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德国联邦议会与“记忆文化”建构研究》课题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中德友好协会、阿登纳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和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在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举办第三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文化建构与首都城市治理发展”国际会议,邀请国内重要嘉宾和来自德国、奥地利、美国、英国、意大利、波兰、匈牙利、瑞士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原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在11月6日参加开幕式并并发表讲话。
史明德
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原中国驻德国大使
首先,他从本次会议的举办地“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谈起,指出钟楼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交融的产物:既体现了中国建筑的极高水平,又体现了西方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的风格,这与本次会议的主旨十分契合。
其次,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文化建构与首都城市治理发展”,史明德先生讲述了他从事外交工作几十年来北京和柏林的历史变迁和现代化、国际化的深刻变革与巨大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过去的70多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的常住人口也呈现爆炸式增长,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趋现代化。北京的今昔对比,一方面体现了这座城市的繁荣昌盛和巨大活力与魅力,同时使我们看到这些应接不暇的变化带来的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文物和建筑的抢救和保护,人们生活的空间日益拥挤,环境问题日趋突出,交通物流日益困难,教育和医疗资源问题更加明显等。
面临如此巨大的发展问题,北京城市规划一直在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2015年,北京市通过了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将北京城市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本次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北京新的战略调整和定位,对北京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基本宗旨是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让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永续利用,同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坚持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紧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眼于更广阔的空间来谋划首都的未来;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确定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实现由扩张性规划转向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努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然后,史明德先生回顾了德国首都柏林的历史,叙述了自己在柏林工作生活24年中的重大见闻: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的统一。
他认为,柏林是一座充满矛盾和对立的城市。这里曾经是欧洲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聚集的地方,也是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以及大屠杀的策源地。这里既是德意志民族统一、分裂和重新统一的象征,也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与相互竞争和展示的窗口。柏林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留下了不同历史时期深刻的烙印,市中心既有哥特式、巴洛克式及新古典主义等建筑,也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象征着政治权威和军国主义的典型建筑;既有苏联模式的特有建筑群和街道,也有战后重建恢复原貌、修缮如旧的建筑。过去市中心是布满铁丝网和自动武器的无人区,如今已经是现代化高楼林立、人气旺盛的象征德国和柏林重新统一的波茨坦广场。柏林的对立中显示着某种和谐,和谐中又表现出它的不同和对立。
今天的柏林是欧洲一座开放包容和多元文化的城市。柏林现有人口340万,其中有移民背景的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德国的老龄化加速发展,但来到柏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城市人口越来越年轻,⼤量富有创造⼒的年轻⼈,科技初创企业搬来柏林。柏林的多样性、矛盾性和层次丰富的历史感为许多⽂艺创作提供了灵感之源,柏林日益成为欧美青年艺术家的聚集地。
但是,柏林的困境也十分突出,财政债务持高不下,城市管理规划水平低下,社会秩序混乱,游行示威此起彼伏。许多问题积重难返,如何破解这些困难,已成为柏林和联邦政治家的无解之痛。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国家的首都和其他城市面临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多。首都作为国际大都会,在对外关系发展、政治与文化交流和各国历史记忆传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正面临重塑与转型的挑战。如何在当今现代化的都市治理过程中更好地兼顾国家首都的记忆传承和社会再建构功能,已然成为我们共同的课题和挑战。因此,他强调我们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最后,史明德先生祝愿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第三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 | 史明德大使出席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并致辞
2021年11月6日-7日,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德国联邦议会与“记忆文化”建构研究》课题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中德友好协会、阿登纳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和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在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举办第三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文化建构与首都城市治理发展”国际会议,邀请国内重要嘉宾和来自德国、奥地利、美国、英国、意大利、波兰、匈牙利、瑞士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原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在11月6日参加开幕式并并发表讲话。
史明德
中德友好协会会长、原中国驻德国大使
首先,他从本次会议的举办地“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谈起,指出钟楼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交融的产物:既体现了中国建筑的极高水平,又体现了西方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的风格,这与本次会议的主旨十分契合。
其次,围绕此次会议的主题“文化建构与首都城市治理发展”,史明德先生讲述了他从事外交工作几十年来北京和柏林的历史变迁和现代化、国际化的深刻变革与巨大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过去的70多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的常住人口也呈现爆炸式增长,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趋现代化。北京的今昔对比,一方面体现了这座城市的繁荣昌盛和巨大活力与魅力,同时使我们看到这些应接不暇的变化带来的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文物和建筑的抢救和保护,人们生活的空间日益拥挤,环境问题日趋突出,交通物流日益困难,教育和医疗资源问题更加明显等。
面临如此巨大的发展问题,北京城市规划一直在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问题。2015年,北京市通过了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将北京城市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本次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北京新的战略调整和定位,对北京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基本宗旨是贯通历史现状未来,统筹人口资源环境,让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永续利用,同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坚持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紧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眼于更广阔的空间来谋划首都的未来;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确定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实现由扩张性规划转向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努力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多规合一,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然后,史明德先生回顾了德国首都柏林的历史,叙述了自己在柏林工作生活24年中的重大见闻: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的统一。
他认为,柏林是一座充满矛盾和对立的城市。这里曾经是欧洲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聚集的地方,也是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以及大屠杀的策源地。这里既是德意志民族统一、分裂和重新统一的象征,也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与相互竞争和展示的窗口。柏林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留下了不同历史时期深刻的烙印,市中心既有哥特式、巴洛克式及新古典主义等建筑,也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象征着政治权威和军国主义的典型建筑;既有苏联模式的特有建筑群和街道,也有战后重建恢复原貌、修缮如旧的建筑。过去市中心是布满铁丝网和自动武器的无人区,如今已经是现代化高楼林立、人气旺盛的象征德国和柏林重新统一的波茨坦广场。柏林的对立中显示着某种和谐,和谐中又表现出它的不同和对立。
今天的柏林是欧洲一座开放包容和多元文化的城市。柏林现有人口340万,其中有移民背景的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德国的老龄化加速发展,但来到柏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城市人口越来越年轻,⼤量富有创造⼒的年轻⼈,科技初创企业搬来柏林。柏林的多样性、矛盾性和层次丰富的历史感为许多⽂艺创作提供了灵感之源,柏林日益成为欧美青年艺术家的聚集地。
但是,柏林的困境也十分突出,财政债务持高不下,城市管理规划水平低下,社会秩序混乱,游行示威此起彼伏。许多问题积重难返,如何破解这些困难,已成为柏林和联邦政治家的无解之痛。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国家的首都和其他城市面临来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多。首都作为国际大都会,在对外关系发展、政治与文化交流和各国历史记忆传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正面临重塑与转型的挑战。如何在当今现代化的都市治理过程中更好地兼顾国家首都的记忆传承和社会再建构功能,已然成为我们共同的课题和挑战。因此,他强调我们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最后,史明德先生祝愿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