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glish 分享到
首都发展高端论坛

伊斯兰堡地区的治理问题:精明治理是否是答案?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8-12-10

2018年10月20日下午,巴基斯坦城市中心主任、研究员克兰•法尔罕在“首都治理国际论坛”上做了题为《伊斯兰堡地区的治理问题:精明治理是否是答案?》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伊斯兰堡的概况地理、经济、交通、土地、住房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情况,并对未来的城市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现场反响热烈。

法尔罕首先介绍了巴基斯坦与伊斯兰堡的概况。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北部,南临阿拉伯海,与印度、中国北部接壤。卡拉奇位于巴基斯坦南部,是该国最大的城市,拥有约300万人口。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海拔540米的山麓平原上,北靠马尔加拉山,东临拉瓦尔湖,占地906平方公里,拥有250万人口。伊斯兰堡内部分为8个区,分别为行政区、外交区、居住区、教育区、工业区、商业区、农村特色区和绿化区。

随后法尔罕介绍了伊斯兰堡的发展历程。1947年,在巴基斯坦建国初期,卡拉奇是当时最大的城市,不仅经济水平相对较高,而且交通发达,港口众多,航线密集,因此被定为首都。然而卡拉奇的气候条件恶劣,一年大部分时间高温少雨、酷暑炎热,在巴基斯坦建国后,印巴边境的很多移民和难民涌入卡拉奇,使得城市人口密度过高,政治压力、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陡增。

巴基斯坦政府决定重新为首都选址,并邀请国际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由外国专家和本国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于1960年将首都确定为伊斯兰堡,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的拉瓦尔品第成为了过渡时期的临时首都。1967年8月,伊斯兰堡正式成为巴基斯坦的首都;1970年7月,伊斯兰堡形成了中心行政区;1980年12月,伊斯兰堡首都覆盖区形成,并完成了整体规划和功能分区,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环保,保留了城市的原始面貌。然而,伊斯兰堡的发展忽视了历史名城的保护,伊斯兰堡附近有一个拥有四千年历史的城市,但在伊斯兰堡确立为首都后却被人们忽视和遗忘。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专家们制定了伊斯兰堡的总体规划,并进行了几轮修改,在城市规划与开发方面提出了不同意见。如今,巴基斯坦城市中心的专家们仍在修改这个规划,没有完全按照之前的土地使用和功能分区原理来做。

伊斯兰堡在关注自身规划和发展之外,还关注周围城市的协同发展。巴基斯坦的城市规划师提出了“姐妹城市”的概念,希望通过“姐妹城市”的相互支撑,促进共同发展。

法尔罕从政府结构的角度介绍了伊斯兰堡城市治理体系。在伊斯兰堡,城市的行政管理是有层级的。作为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的政治职能是它首要职责。

首先,伊斯兰堡设有首都开发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城市分区、组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其中总体规划不仅仅涉及姐妹城市,还包括整个大区域的发展。其次,对于不同的政府部门,伊斯兰堡也设有相应的委员会,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2011年,伊斯兰堡成立了一个市级公司,同时设有一个行政管理部门,用两套治理体系来平衡政治权利和行业发展。伊斯兰堡政府主要有25个职能部门,包括警察、劳动力、工业和食品部门等,此外还设有高级法院,负责审理案件,这些部门需要考虑城市应该如何发展。

伊斯兰堡的政府结构分为三类:一是城市发展部门,负责金融、住房、环境等事务;二是ICT行政部门,即上述的二十五个部门:三是城市的市一级公司。这三类部门平行工作,本身没有级别区别,共同推动城市发展。三个部门面对的问题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均能得到市一级公司的支持,支持他们发挥各自功能。但是行政管理层级过多,治理体系较为复杂,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

在伊斯兰堡,城市规划者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法尔罕认为,智慧城市在硬件、控制、系统和数据收集等技术层面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是从机制框架角度来看,这个框架应该由什么组成、需要什么数据类型加入到这个网络中、谁拥有使用数据的权利、这些数据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是什么则成为了难题。

伊斯兰堡已经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中设置了数千个摄像头,可以实时获取数据图片。但是问题在于警察是否有能力使用这些数据,交通管理部门如何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司机如何运用这些数据来优化车辆选择和管理。伊斯兰堡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工作,更好地进行整合。

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法尔罕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将首都纳入拉瓦尔品第大区,把伊斯兰堡作为整个大区的城市中心;其次,应赋予城市行政发展部门一定的自主权,以管理拉瓦尔品第大区,包括拉瓦尔品第城市和周围的一些区域;最后,应学习德里和新德里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伊斯兰堡的治理水平。

(本文系嘉宾10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第一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首都治理国际论坛”上的专题报告,由魏航根据演讲内容整理,已经嘉宾本人审核)

伊斯兰堡地区的治理问题:精明治理是否是答案?

2018年10月20日下午,巴基斯坦城市中心主任、研究员克兰•法尔罕在“首都治理国际论坛”上做了题为《伊斯兰堡地区的治理问题:精明治理是否是答案?》的专题报告,介绍了伊斯兰堡的概况地理、经济、交通、土地、住房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情况,并对未来的城市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现场反响热烈。

法尔罕首先介绍了巴基斯坦与伊斯兰堡的概况。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北部,南临阿拉伯海,与印度、中国北部接壤。卡拉奇位于巴基斯坦南部,是该国最大的城市,拥有约300万人口。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首都和政治中心,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海拔540米的山麓平原上,北靠马尔加拉山,东临拉瓦尔湖,占地906平方公里,拥有250万人口。伊斯兰堡内部分为8个区,分别为行政区、外交区、居住区、教育区、工业区、商业区、农村特色区和绿化区。

随后法尔罕介绍了伊斯兰堡的发展历程。1947年,在巴基斯坦建国初期,卡拉奇是当时最大的城市,不仅经济水平相对较高,而且交通发达,港口众多,航线密集,因此被定为首都。然而卡拉奇的气候条件恶劣,一年大部分时间高温少雨、酷暑炎热,在巴基斯坦建国后,印巴边境的很多移民和难民涌入卡拉奇,使得城市人口密度过高,政治压力、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陡增。

巴基斯坦政府决定重新为首都选址,并邀请国际专家进行实地考察。由外国专家和本国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于1960年将首都确定为伊斯兰堡,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的拉瓦尔品第成为了过渡时期的临时首都。1967年8月,伊斯兰堡正式成为巴基斯坦的首都;1970年7月,伊斯兰堡形成了中心行政区;1980年12月,伊斯兰堡首都覆盖区形成,并完成了整体规划和功能分区,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环保,保留了城市的原始面貌。然而,伊斯兰堡的发展忽视了历史名城的保护,伊斯兰堡附近有一个拥有四千年历史的城市,但在伊斯兰堡确立为首都后却被人们忽视和遗忘。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专家们制定了伊斯兰堡的总体规划,并进行了几轮修改,在城市规划与开发方面提出了不同意见。如今,巴基斯坦城市中心的专家们仍在修改这个规划,没有完全按照之前的土地使用和功能分区原理来做。

伊斯兰堡在关注自身规划和发展之外,还关注周围城市的协同发展。巴基斯坦的城市规划师提出了“姐妹城市”的概念,希望通过“姐妹城市”的相互支撑,促进共同发展。

法尔罕从政府结构的角度介绍了伊斯兰堡城市治理体系。在伊斯兰堡,城市的行政管理是有层级的。作为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的政治职能是它首要职责。

首先,伊斯兰堡设有首都开发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城市分区、组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其中总体规划不仅仅涉及姐妹城市,还包括整个大区域的发展。其次,对于不同的政府部门,伊斯兰堡也设有相应的委员会,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2011年,伊斯兰堡成立了一个市级公司,同时设有一个行政管理部门,用两套治理体系来平衡政治权利和行业发展。伊斯兰堡政府主要有25个职能部门,包括警察、劳动力、工业和食品部门等,此外还设有高级法院,负责审理案件,这些部门需要考虑城市应该如何发展。

伊斯兰堡的政府结构分为三类:一是城市发展部门,负责金融、住房、环境等事务;二是ICT行政部门,即上述的二十五个部门:三是城市的市一级公司。这三类部门平行工作,本身没有级别区别,共同推动城市发展。三个部门面对的问题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均能得到市一级公司的支持,支持他们发挥各自功能。但是行政管理层级过多,治理体系较为复杂,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

在伊斯兰堡,城市规划者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法尔罕认为,智慧城市在硬件、控制、系统和数据收集等技术层面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是从机制框架角度来看,这个框架应该由什么组成、需要什么数据类型加入到这个网络中、谁拥有使用数据的权利、这些数据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目的是什么则成为了难题。

伊斯兰堡已经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实践,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中设置了数千个摄像头,可以实时获取数据图片。但是问题在于警察是否有能力使用这些数据,交通管理部门如何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司机如何运用这些数据来优化车辆选择和管理。伊斯兰堡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工作,更好地进行整合。

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法尔罕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将首都纳入拉瓦尔品第大区,把伊斯兰堡作为整个大区的城市中心;其次,应赋予城市行政发展部门一定的自主权,以管理拉瓦尔品第大区,包括拉瓦尔品第城市和周围的一些区域;最后,应学习德里和新德里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伊斯兰堡的治理水平。

(本文系嘉宾10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第一届首都发展高端论坛——首都治理国际论坛”上的专题报告,由魏航根据演讲内容整理,已经嘉宾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