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glish 分享到
首都文化论坛

首都文化论坛 | 沈湘平:文化界面、文化想象与文化底蕴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3-01-20

沈湘平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    

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教授

沈湘平.png


202316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沈湘平教授在首都文化论坛(总第3期)上发表题为文化界面、文化想象与文化底蕴——以中轴线文化内涵凝练为例的主旨演讲。

首先,沈湘平教授指出,文化界面、文化想象背后的文化底蕴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探讨,他就此发表了三点看法:第一,城市文化发展需要以文化界面为抓手,但文化界面本身不是文化,要避免其对文化的某种异化。当前首都文化发展规划一方面需要抓手,另一方面急需解决技术、抓手和文化底蕴的关系问题。第二,文化想象一定应该是文化的想象,深度、高度、厚度与人文是文化想象力的合法性所在。文化想象一定是以人为中心,为人的生存发展以及幸福自由服务的。第三,基于文化想象的文化界面思考一定要把准和守住文化的。文脉其实就是文化的魂脉,只有基于深厚彻底的文化底蕴,文化界面才是有底气的、有效的、有生命力的。

接着,沈湘平教授以北京中轴线为例,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观点。他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论述,强调基于文化想象,北京文脉传承与国运、国脉相牵相连,要把对北京文脉的理解上升到对中华文脉的理解,是基于北京作为首都的文化自信。文脉就是文化命脉、精神命脉。沈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大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述对我们理解文脉角度有重要启示:第一,文脉既是自在的,也是自觉的,需要我们去把握而且能够把握;第二,传承文脉既要守正也要创新,不能把中华文脉完全理解为古代的、一成不变的;第三,文脉传承不仅要有历史基础更要有群众基础,只有真正走心、入心,成为肉身化、人格化传承的文脉才是真正的文脉,而不是一种博物馆意义上的文脉

沈湘平教授指出,在申遗背景下,目前中轴线文化内涵的凝练取得了一些成绩,从具象到抽象可以总结为五个层面:建筑层面、城市风貌层面、秩序层面、制度礼仪层面、思想观念层面。但目前的凝练存在两个关联问题:第一,文化内涵凝练的最深层次没说清楚;第二,申遗需要带来了对内涵、文脉的刻板固化危险。归根结底,城市文化的理解应该走向对人文的理解,走向对人的生命的理解,更应该从中华文脉的角度去理解。

随后,沈湘平教授表明,从后申遗时代中轴线文化内涵凝练的角度说,文化凝练要坚持四个原则:第一,淡化工具理性的层面,突出价值理性的层面,也就是人文性;第二,淡化等级秩序,突出公共性、人民性;第三,淡化与传统制度的关系,突出人类新文明形态的底蕴,也就是时代性。第四,淡化过程性价值,突出终极价值,也就是人类性。沈教授在已有内涵凝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三点:一是多元一体。多元一体属于我们民族的自我叙事、自在叙事。首都及其中轴线,凸显了多元、多样的包容性。二是天下为公。建立城市最开始是为了体国经野,但自《尚书》即有天下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本质都强调出于公心,二十大报告更是强调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三是安所遂生。中轴线象天法地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秩序其实就是一种位、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阶层和群体的人、每一个物种都应该找到他恰当的位置,找到恰当的位置而彼此相安无事,互相不伤害,各自得到很好的成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这是中轴线彰显秩序背后最根本的理念,目的是为了保障生生不息。

最后,沈教授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不仅体现为生命宇宙观,还体现为伦理本体论——生命至上和传承生命成为一种伦理。好好生最终指向的就是美好生活,每个人有了位置就能生(being,存在);每个人互不伤害、互相促进去生活,就叫好生活(well being,幸福)。当然,生生之德也扩展到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根基之所在。自信见证和体现中华文脉必须强调四点:第一,强调中轴线背后所承载的是一种生生之德,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让天下所有人都能好好活着;第二,强调安所守位方能遂生。生生之德要求人人遂生,怎么能遂生,就是要安所守位,每个人有自己的恰当位置,而这体现为秩序;第三,强调致中和而赞化育。与西方征服、控制世界不同,中国人是赞天地之化育,我们不是把天地按照我的目的格式化,不是彻底灭对象,也不是代替对象做事情,而是适应、赞助,即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第四,强调生而有道则存之。中华文明能够几千年不中断,就因为有道——生生之道,生而有道。所谓突出普遍价值就应该是这个道,这个道就展示和体现在中轴线当中。

(本文系嘉宾16日在首都文化论坛(总第3期)——“以文化界面创新推进首都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上的主旨演讲,根据嘉宾演讲内容整理,已经本人审核)



首都文化论坛 | 沈湘平:文化界面、文化想象与文化底蕴

沈湘平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    

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教授

沈湘平.png


202316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沈湘平教授在首都文化论坛(总第3期)上发表题为文化界面、文化想象与文化底蕴——以中轴线文化内涵凝练为例的主旨演讲。

首先,沈湘平教授指出,文化界面、文化想象背后的文化底蕴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探讨,他就此发表了三点看法:第一,城市文化发展需要以文化界面为抓手,但文化界面本身不是文化,要避免其对文化的某种异化。当前首都文化发展规划一方面需要抓手,另一方面急需解决技术、抓手和文化底蕴的关系问题。第二,文化想象一定应该是文化的想象,深度、高度、厚度与人文是文化想象力的合法性所在。文化想象一定是以人为中心,为人的生存发展以及幸福自由服务的。第三,基于文化想象的文化界面思考一定要把准和守住文化的。文脉其实就是文化的魂脉,只有基于深厚彻底的文化底蕴,文化界面才是有底气的、有效的、有生命力的。

接着,沈湘平教授以北京中轴线为例,进一步阐明了他的观点。他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的论述,强调基于文化想象,北京文脉传承与国运、国脉相牵相连,要把对北京文脉的理解上升到对中华文脉的理解,是基于北京作为首都的文化自信。文脉就是文化命脉、精神命脉。沈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大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述对我们理解文脉角度有重要启示:第一,文脉既是自在的,也是自觉的,需要我们去把握而且能够把握;第二,传承文脉既要守正也要创新,不能把中华文脉完全理解为古代的、一成不变的;第三,文脉传承不仅要有历史基础更要有群众基础,只有真正走心、入心,成为肉身化、人格化传承的文脉才是真正的文脉,而不是一种博物馆意义上的文脉

沈湘平教授指出,在申遗背景下,目前中轴线文化内涵的凝练取得了一些成绩,从具象到抽象可以总结为五个层面:建筑层面、城市风貌层面、秩序层面、制度礼仪层面、思想观念层面。但目前的凝练存在两个关联问题:第一,文化内涵凝练的最深层次没说清楚;第二,申遗需要带来了对内涵、文脉的刻板固化危险。归根结底,城市文化的理解应该走向对人文的理解,走向对人的生命的理解,更应该从中华文脉的角度去理解。

随后,沈湘平教授表明,从后申遗时代中轴线文化内涵凝练的角度说,文化凝练要坚持四个原则:第一,淡化工具理性的层面,突出价值理性的层面,也就是人文性;第二,淡化等级秩序,突出公共性、人民性;第三,淡化与传统制度的关系,突出人类新文明形态的底蕴,也就是时代性。第四,淡化过程性价值,突出终极价值,也就是人类性。沈教授在已有内涵凝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三点:一是多元一体。多元一体属于我们民族的自我叙事、自在叙事。首都及其中轴线,凸显了多元、多样的包容性。二是天下为公。建立城市最开始是为了体国经野,但自《尚书》即有天下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本质都强调出于公心,二十大报告更是强调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三是安所遂生。中轴线象天法地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秩序其实就是一种位、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阶层和群体的人、每一个物种都应该找到他恰当的位置,找到恰当的位置而彼此相安无事,互相不伤害,各自得到很好的成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这是中轴线彰显秩序背后最根本的理念,目的是为了保障生生不息。

最后,沈教授指出,天地之大德曰生,不仅体现为生命宇宙观,还体现为伦理本体论——生命至上和传承生命成为一种伦理。好好生最终指向的就是美好生活,每个人有了位置就能生(being,存在);每个人互不伤害、互相促进去生活,就叫好生活(well being,幸福)。当然,生生之德也扩展到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根基之所在。自信见证和体现中华文脉必须强调四点:第一,强调中轴线背后所承载的是一种生生之德,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让天下所有人都能好好活着;第二,强调安所守位方能遂生。生生之德要求人人遂生,怎么能遂生,就是要安所守位,每个人有自己的恰当位置,而这体现为秩序;第三,强调致中和而赞化育。与西方征服、控制世界不同,中国人是赞天地之化育,我们不是把天地按照我的目的格式化,不是彻底灭对象,也不是代替对象做事情,而是适应、赞助,即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第四,强调生而有道则存之。中华文明能够几千年不中断,就因为有道——生生之道,生而有道。所谓突出普遍价值就应该是这个道,这个道就展示和体现在中轴线当中。

(本文系嘉宾16日在首都文化论坛(总第3期)——“以文化界面创新推进首都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上的主旨演讲,根据嘉宾演讲内容整理,已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