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glish 分享到
首都文化论坛

首都文化论坛(第1期)丨崔学谙:北京——如何建设博物馆之城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1-06-28

2021年6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和北京博物馆学会共同主办的首都文化论坛(第1期)成功举办。北京博物馆学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席学术顾问崔学谙参加论坛并作了题为“北京:如何建设博物馆之城”的主旨演讲。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能参加本次论坛,倾听各位专家就北京如何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意见,很受启发。我仅就加强科研一点,谈个人的想法和建议,供参考。

中国当代博物馆的发展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个奇迹,现在是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中心和热点。北京博物馆的发展可算是一个代表。截止到今年,北京地区在市文物局注册或备案的博物馆已达197座,按户籍人口的平均拥有率在世界都城中仅次于伦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渐渐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后,掀起了博物馆建设的第三次高潮。数量多、规模大、起点高、质量上乘;许多新馆建设的硬件条件已经能与世界大博物馆比肩,是这次建设高潮的突出特征。现在全国已有注册博物馆5535座,比上一年增加181座,增长势头持续。现在包括北京在内已有全国多座城市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这将对中国博物馆建设在规模上有更高层次的推动,第三次博物馆建设高潮的巨大成绩前几位发言专家已经全面说到。时间关系我不多说。现仅就存在的科研水平不高的问题谈个人看法。

一、  第2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博物馆出现了一次大发展

大发展始于50年代,终于80年代。美国最早,接着是日本(60年代中期),欧洲西方稍晚一些。苏联是20世纪70年代进入大发展。到80年代,这些大发展开始退潮。大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我个人认为,我国第三次博物馆建设高潮中也有这个矛盾,就是一些博物馆质量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重视学术科研不够,学术水平不高。这可以说是中国博物馆的短板和软肋。十年前,官方曾对中国一级博物馆连续进行了多次评审,从文物藏品、展览、社教、服务五个类项评分,总体上每年得分最低是科研,许多馆低于及格分,得分最高的都是上海博物馆,我记得是60多分。我亲身经历的保管专业学术研讨,从2001年起,北京博物馆学会每年都与一个省馆合作举办一次学术研讨,然后将提交的论文集结出版。第11、12、13届结集出版时,聘请的三位审稿专家一致提出,没有必要再出这本文集,质量不行,甚至是个倒退!这个问题保管专业有,其他专业如展览陈列、社教服务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容忽视。所以,建设博物馆之城,在发展数量的同时,要把“巩固提高”现有博物馆的水平质量同等对待,强力抓好学术研究工作。提高了“质量”也就是增加了数量!

二、  强化科研工作,培育科研队伍,是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关键

为达此目的,须认清以下两点:

1.博物馆文化的本质特征是“物”或曰是“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回顾博物馆两千余年的演化史,可以看到博物馆最原始的职能是收藏文物,包括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标本。以后在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陆续出现了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职能,博物馆则成为了三种职能的复合体,这种依次出现的三种职能构成了同心圆的逻辑关系。圆心是“物”(博物馆藏品),中圈是科研,外圈是教育。科研职能是以“物”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并以“物”为研究对象。外圈的教育以圆心“物”和第二圈的科研为存在前提和基础,并以“物”和外圈观众为对象阐释其内涵以进行教育。没有“物”,科研和教育则失去了对象,自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物”或曰“藏品”是博物馆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特征。这就是苏东海先生著名的“同心圆”论。(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第三卷)。我非常赞同苏东海先生的观点,并认为这是博物馆学立论根基,不容动摇!在博物馆的三职能中,科研是决定收藏保护功能和教育功能能否发挥好其功能的关键环节。这就如同挑担子一样,中间挑夫的能力决定前后两个箱包大小重量一样,科研能力越强,科研水平越高,科研成果越多,其收藏保护和教育成果就会既多又好。必须认清科研的核心作用,科研水平上不去,展陈、教育、服务公众只能是一般化、同质化、甚至平庸化。以目前首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而言,不尽如人意,与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蕴,以“四个中心”建设赋予的重任,与首善之区的引导与示范形象不相称。造成目前这种状况既有历史原因,更有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今年5月11日,中央九部委下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鼓励先行先试,推动博物馆发展理念、技术、手段、业态创新,破除体制机制束缚、释放发展活力”这段话点出了博物馆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必将形成巨大的改革创新动力,推动发展的新高潮。我们要认真贯彻文件精神,解决包括科研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扎扎实实建设好博物馆之城。

2.认清专业队伍“代际更替”的现实,抓紧培养科研骨干队伍。一个博物馆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负载在科研队伍身上。没有科研队伍,一切无从谈起。就中国现有的五千余座博物馆而言,有些博物馆很少或没有专门的业务研究部门,有些博物馆的机构设置更像一个政府部门,近年来这种现象日趋严重。据《上海科技报》第五卷第一期刊登的《持守科技博物馆的主业》一文披露的官方数据,在全国357个科技馆中,总共有科普创作人员603人,平均每个馆只有1.7人;有269个科技馆连一个科普创作人员也没有。这组数据从一个侧面暴露了科技馆轻视主业,造成人才匮乏的现状。当然,这是2014年的情况,现在可能有所改善。

建设一支质量上乘的科研队伍是当务之急,而这也是当前博物馆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文博行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光有理论不行,没有相当时间的实践磨炼,成不了专业骨干。许多大学文博专业的硕士、博士在博物馆担当某个领域挑大梁的角色,没有十年八年的实践肯定是不行的,这一点已经被博物馆界和首博自身队伍成长的事实所证实。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博物馆行业来说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最近下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专设了“加强队伍建设”一章,列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正是我们解决专业队伍建设的良方,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我们的前景一片大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好新首博!

首都文化论坛(第1期)丨崔学谙:北京——如何建设博物馆之城

2021年6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和北京博物馆学会共同主办的首都文化论坛(第1期)成功举办。北京博物馆学会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首席学术顾问崔学谙参加论坛并作了题为“北京:如何建设博物馆之城”的主旨演讲。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能参加本次论坛,倾听各位专家就北京如何建设博物馆之城的意见,很受启发。我仅就加强科研一点,谈个人的想法和建议,供参考。

中国当代博物馆的发展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个奇迹,现在是世界博物馆发展的中心和热点。北京博物馆的发展可算是一个代表。截止到今年,北京地区在市文物局注册或备案的博物馆已达197座,按户籍人口的平均拥有率在世界都城中仅次于伦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渐渐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后,掀起了博物馆建设的第三次高潮。数量多、规模大、起点高、质量上乘;许多新馆建设的硬件条件已经能与世界大博物馆比肩,是这次建设高潮的突出特征。现在全国已有注册博物馆5535座,比上一年增加181座,增长势头持续。现在包括北京在内已有全国多座城市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这将对中国博物馆建设在规模上有更高层次的推动,第三次博物馆建设高潮的巨大成绩前几位发言专家已经全面说到。时间关系我不多说。现仅就存在的科研水平不高的问题谈个人看法。

一、  第2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博物馆出现了一次大发展

大发展始于50年代,终于80年代。美国最早,接着是日本(60年代中期),欧洲西方稍晚一些。苏联是20世纪70年代进入大发展。到80年代,这些大发展开始退潮。大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是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我个人认为,我国第三次博物馆建设高潮中也有这个矛盾,就是一些博物馆质量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重视学术科研不够,学术水平不高。这可以说是中国博物馆的短板和软肋。十年前,官方曾对中国一级博物馆连续进行了多次评审,从文物藏品、展览、社教、服务五个类项评分,总体上每年得分最低是科研,许多馆低于及格分,得分最高的都是上海博物馆,我记得是60多分。我亲身经历的保管专业学术研讨,从2001年起,北京博物馆学会每年都与一个省馆合作举办一次学术研讨,然后将提交的论文集结出版。第11、12、13届结集出版时,聘请的三位审稿专家一致提出,没有必要再出这本文集,质量不行,甚至是个倒退!这个问题保管专业有,其他专业如展览陈列、社教服务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容忽视。所以,建设博物馆之城,在发展数量的同时,要把“巩固提高”现有博物馆的水平质量同等对待,强力抓好学术研究工作。提高了“质量”也就是增加了数量!

二、  强化科研工作,培育科研队伍,是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关键

为达此目的,须认清以下两点:

1.博物馆文化的本质特征是“物”或曰是“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回顾博物馆两千余年的演化史,可以看到博物馆最原始的职能是收藏文物,包括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标本。以后在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陆续出现了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职能,博物馆则成为了三种职能的复合体,这种依次出现的三种职能构成了同心圆的逻辑关系。圆心是“物”(博物馆藏品),中圈是科研,外圈是教育。科研职能是以“物”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并以“物”为研究对象。外圈的教育以圆心“物”和第二圈的科研为存在前提和基础,并以“物”和外圈观众为对象阐释其内涵以进行教育。没有“物”,科研和教育则失去了对象,自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物”或曰“藏品”是博物馆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特征。这就是苏东海先生著名的“同心圆”论。(见苏东海《博物馆的沉思》第三卷)。我非常赞同苏东海先生的观点,并认为这是博物馆学立论根基,不容动摇!在博物馆的三职能中,科研是决定收藏保护功能和教育功能能否发挥好其功能的关键环节。这就如同挑担子一样,中间挑夫的能力决定前后两个箱包大小重量一样,科研能力越强,科研水平越高,科研成果越多,其收藏保护和教育成果就会既多又好。必须认清科研的核心作用,科研水平上不去,展陈、教育、服务公众只能是一般化、同质化、甚至平庸化。以目前首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而言,不尽如人意,与千年古都的文化底蕴,以“四个中心”建设赋予的重任,与首善之区的引导与示范形象不相称。造成目前这种状况既有历史原因,更有体制和机制的原因。今年5月11日,中央九部委下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鼓励先行先试,推动博物馆发展理念、技术、手段、业态创新,破除体制机制束缚、释放发展活力”这段话点出了博物馆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必将形成巨大的改革创新动力,推动发展的新高潮。我们要认真贯彻文件精神,解决包括科研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扎扎实实建设好博物馆之城。

2.认清专业队伍“代际更替”的现实,抓紧培养科研骨干队伍。一个博物馆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成果负载在科研队伍身上。没有科研队伍,一切无从谈起。就中国现有的五千余座博物馆而言,有些博物馆很少或没有专门的业务研究部门,有些博物馆的机构设置更像一个政府部门,近年来这种现象日趋严重。据《上海科技报》第五卷第一期刊登的《持守科技博物馆的主业》一文披露的官方数据,在全国357个科技馆中,总共有科普创作人员603人,平均每个馆只有1.7人;有269个科技馆连一个科普创作人员也没有。这组数据从一个侧面暴露了科技馆轻视主业,造成人才匮乏的现状。当然,这是2014年的情况,现在可能有所改善。

建设一支质量上乘的科研队伍是当务之急,而这也是当前博物馆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文博行业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光有理论不行,没有相当时间的实践磨炼,成不了专业骨干。许多大学文博专业的硕士、博士在博物馆担当某个领域挑大梁的角色,没有十年八年的实践肯定是不行的,这一点已经被博物馆界和首博自身队伍成长的事实所证实。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博物馆行业来说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最近下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专设了“加强队伍建设”一章,列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正是我们解决专业队伍建设的良方,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我们的前景一片大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好新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