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首都治理论坛丨李文钊: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的十大理念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1-04-01
2021年3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李文钊教授作题为“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的十大理念”的精彩发言。
李文钊教授指出对超大城市治理理念的思考要回到城市治理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城市的本体论涉及人工品、技艺与超大城市,城市治理的对象包括自然科学的事实和社会科学的事实,城市和城市治理是人工品,其核心需要构造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物之间关系。认识论涉及语言、观念与超大城市治理的认知选择,城市治理的认知选择其核心是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概念、命题、模型等来对城市治理实践进行描述,它主要探讨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另外,李文钊教授还提出界面治理理论作为一个理解城市治理的新框架,关注治理的环境、功能、内部结构和治理的呈现方式。
基于以上理论,李文钊教授提出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的十大新理念。第一,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的人民性理念强调城市治理的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它是党的宗旨在城市场域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的最重要治理理念。城市的人民性不是抽象的理念,它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要求,需要城市治理主体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全过程中贯彻实施,以增加人民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第二,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强调看待城市的理念要发生根本变革,突出城市治理作为生命体和有机体的整体存在,这也是疫情防控对城市治理的最大教训。第三,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智慧城市是城市治理的第三个理念,它强调通过城市大脑实现智能城市治理。第四,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要让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首先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第五,城市建设要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以自然为美。城市建设既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治理得以展开的基础,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第六,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管理精细化需要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第七,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第八,统筹城市安全和发展工作。城市治理将安全作为底线,安全也是城市治理的基石。第九,城市治理要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城市治理将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作为治理重点,切实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是衡量城市治理水平的最根本标准。第十,城市治理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强调超大城市治理需要突破自身行政边界限制,从自身治理转向区域协同治理。
第七届首都治理论坛丨李文钊: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的十大理念
2021年3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李文钊教授作题为“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的十大理念”的精彩发言。
李文钊教授指出对超大城市治理理念的思考要回到城市治理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城市的本体论涉及人工品、技艺与超大城市,城市治理的对象包括自然科学的事实和社会科学的事实,城市和城市治理是人工品,其核心需要构造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物之间关系。认识论涉及语言、观念与超大城市治理的认知选择,城市治理的认知选择其核心是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概念、命题、模型等来对城市治理实践进行描述,它主要探讨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另外,李文钊教授还提出界面治理理论作为一个理解城市治理的新框架,关注治理的环境、功能、内部结构和治理的呈现方式。
基于以上理论,李文钊教授提出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的十大新理念。第一,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的人民性理念强调城市治理的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它是党的宗旨在城市场域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的最重要治理理念。城市的人民性不是抽象的理念,它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要求,需要城市治理主体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全过程中贯彻实施,以增加人民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第二,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强调看待城市的理念要发生根本变革,突出城市治理作为生命体和有机体的整体存在,这也是疫情防控对城市治理的最大教训。第三,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智慧城市是城市治理的第三个理念,它强调通过城市大脑实现智能城市治理。第四,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要让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首先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第五,城市建设要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以自然为美。城市建设既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治理得以展开的基础,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第六,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管理精细化需要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第七,建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第八,统筹城市安全和发展工作。城市治理将安全作为底线,安全也是城市治理的基石。第九,城市治理要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城市治理将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作为治理重点,切实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是衡量城市治理水平的最根本标准。第十,城市治理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强调超大城市治理需要突破自身行政边界限制,从自身治理转向区域协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