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glish 分享到
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

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总第5期)丨徐拥军:贡献北京智慧,促进奥运发展——《北京奥运遗产传承研究》内容简介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2-01-16

2021年11月25日,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第5期)“《北京奥运遗产传承研究》新书发布暨统筹疫情防控和冬奥筹办首都治理”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23会议室隆重召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人文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拥军在研讨会上发布了《北京奥运遗产传承研究》这一新书,并围绕“贡献北京智慧,促进奥运发展——《北京奥运遗产传承研究》内容简介”发表主题演讲。

徐拥军教授指出,每届奥运会都会留下丰富的奥运遗产。当下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越来越近,根据2008年奥运会经验,未雨绸缪,规划冬奥会的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北京奥运遗产传承研究》这本书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依据学科的研究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政策构建,为2022年奥运遗产提供一份思考。全书分三篇,第一篇是理论篇,从理论的角度构建奥运遗产的理论框架。第二篇是研究分析北京冬奥会遗产传承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未来的路径。第三篇是针对肺炎疫情背景下,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办好冬奥会提供一些对策建议。

第一篇是理论篇。第一章介绍了奥运遗产研究进展,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是加强对奥运遗产基本理念的研究,是具有普遍性、呈体系化、有指导力的奥运遗产理论框架。二是奥运遗产评估体系的研究,需要构建一套科学模型,可行的奥运遗产评估体系。三是加强奥运遗产的数字化管理的研究,是将来一个研究的必要性。对于我们来说,要构建一个应用一体化、开放性的平台。四是关于冬奥遗产政策的研究,提供一个更有特色的北京方案。

第二章对奥运遗产的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认知。奥运遗产从财产遗产走向综合遗产,奥运遗产这个概念里面包含了可持续性发展,积极影响、兼容并包的内涵,我们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构建奥运遗产。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指引,构建支持社会建设的奥运遗产之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一条各国文化交流的纽带。

第三章论述了奥运遗产理论框架。按照多元化、可拓展、全周期、系统化的构建原则,提出了奥运遗产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

第四章分析了北京冬奥会遗产的价值与评估。我们认为北京冬奥会的遗产价值分为体育型遗产和超体育型遗产,进而提出价值评估原则:即可持续、全面性、全民性、跨部门、跨地域、跨领域,并提出一系列评估的方法和方案。

第二篇是实践篇。第五章分析了奥运会遗产传承的经验做法。2008年北京奥运会遗产传承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奥运遗产的规划不平衡,我们更加重视体育和经济方面的遗产,对社会文化方面的遗产关注不够。奥运环境遗产可持续性有待加强,比如说奥运蓝并没有持续下来。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并没有落到实处。北京城市人口和功能在中心城区过度集聚的状况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奥运遗产治理水平比较低,多是官方机构在进行推进,多元主体控制没有实现,普通老百姓的参与还是不够。关于奥运还是比较多的是官方的叙述,跟普通老百姓的亲近感不够。奥运遗产辐射的范围还比较小,2008年奥运会所产生的各种效益,主要还是聚集在北京市,甚至是北京市的北部地区。

第六章分析了一下国外奥运遗产传承的经验。编写组对2000到2018年举办的9届奥运会做了调查来总结国外奥运遗产传承的经验。包括提前规划奥运遗产,吸引多方机构合作参与,重视用户的互动体验,向社会公众高度开放等。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应提高奥运遗产的赛后利用率,多元协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奥运遗产也要强调多元互动。强化奥运遗产的开发利用,尤其是重视发开面向公众的互动体验型项目,例如奥运的档案和文献,应向公众开放。

第七章论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遗产传承的情况。立足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简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遗产愿景,通过众多实例将奥运遗产的传承意义具象化。

第八章提出了北京冬奥会传承的机制和路径。让北京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历史名城和体育活力之都三位一体的魅力城市。北京冬奥会遗产保护的原则应包括组织体系化、机制长效化、资源整合化和手段信息化。

徐拥军教授表示,针对2008年奥运会的档案文献做了很好的收集保管,但是开发利用不够,尤其数字化的开发利用不够,所以应考虑利用北京奥运记忆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我们提出来传承的路径,包括时间传承的可持续,利用信息技术获得奥运遗产。确保空间传承的整体化,提升冰雪经济,细化扩展大众体育的事业发展,扩大奥林匹克运动学术研究的力度。另一方面,推广北京智慧。要把两届奥运会的经验要推广到其他体育赛事和非体育赛事,要从北京的两届奥运会中提炼重大工程建设、社会体系管理、城市管理、区域发展生态、科学技术应用、青少年教育等各个领域经验的合理化应用。

第三篇是应用篇。第九章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奥运遗产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了综述,为本篇的研究方向与工作重点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十章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冬奥会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赛事的筹办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冰雪产业和大众参与深受冲击,国际舆情对我国是比较严峻的,直到今天国际舆情态势也不容乐观。

第十一章分析了历届奥运会公共卫生应急管控对策。历届奥运会应急措施包括: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监控体系的建设,加强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环境治理。例如2016年巴西政府“零寨卡灭蚊活动”,就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多部门协同联动防控的有效案例。

第十二章针对疫情的影响,对北京冬奥会的储备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要调整定位,回归体育。要把奥运会从一个传统超大规模的综合性的盛会回归到体育赛事,从精英化的活动变成平民化的活动。二是提出来简约办奥,注重时效。原来我们是非凡、卓越、精彩,现在我们强调安全、简约。三是以人为本,健康至上。趁着疫情来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科学应对,强化疫情防控。第五,国际发声,全球参与。应该鼓励普通民众、运动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在国际上发声,现在在国际上发声的大多数是我国外交官员,这个对我们非常不利。六是化危为机,创新发展,应借冬奥会,掀起东亚奥运体育的新高潮,要纳入虚拟体育运动,要向奥林匹克社区之外贯穿,创新发展,鼓励大众参与,关注和疏导国内民众的情绪。

第十三章论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遗产传承的主要策略。建议成立工作小组,编制防控规定,把控防疫细节,保障安全可靠,原地封闭训练,聚力备战奥运。高质量的训练保证我国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同时扶持冰雪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徐拥军教授强调,奥运遗产是认知、创造和积累的结果,需要理论实践策略和行动,奥运遗产形成于昨天和今天,更是长久的问题。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城市,北京的奥运遗产值得我们用心关注和传承。


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总第5期)丨徐拥军:贡献北京智慧,促进奥运发展——《北京奥运遗产传承研究》内容简介

2021年11月25日,首都治理热点问题研讨会(第5期)“《北京奥运遗产传承研究》新书发布暨统筹疫情防控和冬奥筹办首都治理”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23会议室隆重召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教授、人文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拥军在研讨会上发布了《北京奥运遗产传承研究》这一新书,并围绕“贡献北京智慧,促进奥运发展——《北京奥运遗产传承研究》内容简介”发表主题演讲。

徐拥军教授指出,每届奥运会都会留下丰富的奥运遗产。当下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越来越近,根据2008年奥运会经验,未雨绸缪,规划冬奥会的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北京奥运遗产传承研究》这本书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依据学科的研究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政策构建,为2022年奥运遗产提供一份思考。全书分三篇,第一篇是理论篇,从理论的角度构建奥运遗产的理论框架。第二篇是研究分析北京冬奥会遗产传承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未来的路径。第三篇是针对肺炎疫情背景下,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办好冬奥会提供一些对策建议。

第一篇是理论篇。第一章介绍了奥运遗产研究进展,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是加强对奥运遗产基本理念的研究,是具有普遍性、呈体系化、有指导力的奥运遗产理论框架。二是奥运遗产评估体系的研究,需要构建一套科学模型,可行的奥运遗产评估体系。三是加强奥运遗产的数字化管理的研究,是将来一个研究的必要性。对于我们来说,要构建一个应用一体化、开放性的平台。四是关于冬奥遗产政策的研究,提供一个更有特色的北京方案。

第二章对奥运遗产的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认知。奥运遗产从财产遗产走向综合遗产,奥运遗产这个概念里面包含了可持续性发展,积极影响、兼容并包的内涵,我们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构建奥运遗产。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指引,构建支持社会建设的奥运遗产之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一条各国文化交流的纽带。

第三章论述了奥运遗产理论框架。按照多元化、可拓展、全周期、系统化的构建原则,提出了奥运遗产理论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

第四章分析了北京冬奥会遗产的价值与评估。我们认为北京冬奥会的遗产价值分为体育型遗产和超体育型遗产,进而提出价值评估原则:即可持续、全面性、全民性、跨部门、跨地域、跨领域,并提出一系列评估的方法和方案。

第二篇是实践篇。第五章分析了奥运会遗产传承的经验做法。2008年北京奥运会遗产传承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奥运遗产的规划不平衡,我们更加重视体育和经济方面的遗产,对社会文化方面的遗产关注不够。奥运环境遗产可持续性有待加强,比如说奥运蓝并没有持续下来。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并没有落到实处。北京城市人口和功能在中心城区过度集聚的状况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奥运遗产治理水平比较低,多是官方机构在进行推进,多元主体控制没有实现,普通老百姓的参与还是不够。关于奥运还是比较多的是官方的叙述,跟普通老百姓的亲近感不够。奥运遗产辐射的范围还比较小,2008年奥运会所产生的各种效益,主要还是聚集在北京市,甚至是北京市的北部地区。

第六章分析了一下国外奥运遗产传承的经验。编写组对2000到2018年举办的9届奥运会做了调查来总结国外奥运遗产传承的经验。包括提前规划奥运遗产,吸引多方机构合作参与,重视用户的互动体验,向社会公众高度开放等。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应提高奥运遗产的赛后利用率,多元协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奥运遗产也要强调多元互动。强化奥运遗产的开发利用,尤其是重视发开面向公众的互动体验型项目,例如奥运的档案和文献,应向公众开放。

第七章论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遗产传承的情况。立足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简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遗产愿景,通过众多实例将奥运遗产的传承意义具象化。

第八章提出了北京冬奥会传承的机制和路径。让北京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历史名城和体育活力之都三位一体的魅力城市。北京冬奥会遗产保护的原则应包括组织体系化、机制长效化、资源整合化和手段信息化。

徐拥军教授表示,针对2008年奥运会的档案文献做了很好的收集保管,但是开发利用不够,尤其数字化的开发利用不够,所以应考虑利用北京奥运记忆数字资源库的建设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我们提出来传承的路径,包括时间传承的可持续,利用信息技术获得奥运遗产。确保空间传承的整体化,提升冰雪经济,细化扩展大众体育的事业发展,扩大奥林匹克运动学术研究的力度。另一方面,推广北京智慧。要把两届奥运会的经验要推广到其他体育赛事和非体育赛事,要从北京的两届奥运会中提炼重大工程建设、社会体系管理、城市管理、区域发展生态、科学技术应用、青少年教育等各个领域经验的合理化应用。

第三篇是应用篇。第九章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奥运遗产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了综述,为本篇的研究方向与工作重点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十章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冬奥会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赛事的筹办工作产生负面的影响,冰雪产业和大众参与深受冲击,国际舆情对我国是比较严峻的,直到今天国际舆情态势也不容乐观。

第十一章分析了历届奥运会公共卫生应急管控对策。历届奥运会应急措施包括: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加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监控体系的建设,加强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环境治理。例如2016年巴西政府“零寨卡灭蚊活动”,就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多部门协同联动防控的有效案例。

第十二章针对疫情的影响,对北京冬奥会的储备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要调整定位,回归体育。要把奥运会从一个传统超大规模的综合性的盛会回归到体育赛事,从精英化的活动变成平民化的活动。二是提出来简约办奥,注重时效。原来我们是非凡、卓越、精彩,现在我们强调安全、简约。三是以人为本,健康至上。趁着疫情来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科学应对,强化疫情防控。第五,国际发声,全球参与。应该鼓励普通民众、运动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在国际上发声,现在在国际上发声的大多数是我国外交官员,这个对我们非常不利。六是化危为机,创新发展,应借冬奥会,掀起东亚奥运体育的新高潮,要纳入虚拟体育运动,要向奥林匹克社区之外贯穿,创新发展,鼓励大众参与,关注和疏导国内民众的情绪。

第十三章论述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遗产传承的主要策略。建议成立工作小组,编制防控规定,把控防疫细节,保障安全可靠,原地封闭训练,聚力备战奥运。高质量的训练保证我国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同时扶持冰雪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徐拥军教授强调,奥运遗产是认知、创造和积累的结果,需要理论实践策略和行动,奥运遗产形成于昨天和今天,更是长久的问题。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城市,北京的奥运遗产值得我们用心关注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