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新京报》:代表热议“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议优化生育支持政策、社区化办园
编辑: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5-01-16
黄石松,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在市两会上,多位代表热议了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和幼儿园建设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市人大代表黄石松建议,解决好2至3岁及3至6岁托育的衔接问题,减少家庭频繁择校的难题,可以探索幼儿园社区化、小型化办学。
黄石松认为,政府层面正日益关注生育友好城市建设和托育问题的解决,有一些积极变化,但当前幼儿园的办学理念、规模和条件等方面的部分规定需要进行完善,特别是对于2至3岁及3至6岁的托育衔接问题,需要频繁择校给家庭带来了诸多不便。通过大量国内外调研,黄石松发现,在经历老龄化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等,幼儿园的发展路径从规模化、标准化逐渐转变为社区化、小型化。
“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北京市出生人口约10万人,北京有三百余个街乡镇,平均每个街道或乡镇的出生人口仅约300人。”黄石松认为,在目前的人口增长现状下,原先的规模化办园要求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可能存在着招生困难的情况。
黄石松表示,幼儿园不同于小学,尤其是针对0至3岁儿童的教育,更强调就近入学的原则。国外经验表明,超过15分钟的通勤时间将显著降低家长送孩子入园的意愿。对于2至6岁的孩子来说,长时间的通勤不仅不方便,还可能因突发情况(如孩子不适)需要紧急回家而造成困扰。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许多国家转向了社区化、小型化和家庭化的办学模式,办学主体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社会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选址方面,这些幼儿园通常依托社区公共设施,例如公园绿地和体育设施等,甚至有的国家将幼儿园设在写字楼或CBD区域,让家长送完孩子后就能直接上班,“这反映了幼儿园发展趋势从小型化、灵活化到社区嵌入式的转变。”他说。
黄石松认为,北京应关注幼儿园的社区化和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托育服务方面,应该利用现有的社区资源,实现2至3岁及3至6岁托育的有效衔接,减少家庭频繁择校的问题。他提出,可以打造社区嵌入式托育,结合社区公共设施,如公园、绿地和体育设施,建立小型化、灵活化的托育机构。
同时,探索土地和房屋的多功能复合利用,允许根据需求合理调整功能用途,确保设施可以根据市场配置和社会需求灵活变动,解决学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促进教育设施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教育需求。此外,还应该修订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和小区规划的标准规范,考虑建设学校、幼儿园和养老中心等设施的空间共享和多功能复合利用,并解决由此带来的消防和其他管理问题。
新京报讯 2025年1月15日
记者 裴剑飞
媒体聚焦|《新京报》:代表热议“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议优化生育支持政策、社区化办园
黄石松,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完善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实现市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全覆盖。在市两会上,多位代表热议了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和幼儿园建设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市人大代表黄石松建议,解决好2至3岁及3至6岁托育的衔接问题,减少家庭频繁择校的难题,可以探索幼儿园社区化、小型化办学。
黄石松认为,政府层面正日益关注生育友好城市建设和托育问题的解决,有一些积极变化,但当前幼儿园的办学理念、规模和条件等方面的部分规定需要进行完善,特别是对于2至3岁及3至6岁的托育衔接问题,需要频繁择校给家庭带来了诸多不便。通过大量国内外调研,黄石松发现,在经历老龄化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等,幼儿园的发展路径从规模化、标准化逐渐转变为社区化、小型化。
“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北京市出生人口约10万人,北京有三百余个街乡镇,平均每个街道或乡镇的出生人口仅约300人。”黄石松认为,在目前的人口增长现状下,原先的规模化办园要求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可能存在着招生困难的情况。
黄石松表示,幼儿园不同于小学,尤其是针对0至3岁儿童的教育,更强调就近入学的原则。国外经验表明,超过15分钟的通勤时间将显著降低家长送孩子入园的意愿。对于2至6岁的孩子来说,长时间的通勤不仅不方便,还可能因突发情况(如孩子不适)需要紧急回家而造成困扰。
在全球老龄化背景下,许多国家转向了社区化、小型化和家庭化的办学模式,办学主体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社会组织的作用日益突出。选址方面,这些幼儿园通常依托社区公共设施,例如公园绿地和体育设施等,甚至有的国家将幼儿园设在写字楼或CBD区域,让家长送完孩子后就能直接上班,“这反映了幼儿园发展趋势从小型化、灵活化到社区嵌入式的转变。”他说。
黄石松认为,北京应关注幼儿园的社区化和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托育服务方面,应该利用现有的社区资源,实现2至3岁及3至6岁托育的有效衔接,减少家庭频繁择校的问题。他提出,可以打造社区嵌入式托育,结合社区公共设施,如公园、绿地和体育设施,建立小型化、灵活化的托育机构。
同时,探索土地和房屋的多功能复合利用,允许根据需求合理调整功能用途,确保设施可以根据市场配置和社会需求灵活变动,解决学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促进教育设施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教育需求。此外,还应该修订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和小区规划的标准规范,考虑建设学校、幼儿园和养老中心等设施的空间共享和多功能复合利用,并解决由此带来的消防和其他管理问题。
新京报讯 2025年1月15日
记者 裴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