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南方周末:高校宿舍管理应回归教育本位
编辑: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4-12-04
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宿舍管理的难度随之加大。与此同时,高校逐渐引入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模式,宿管人员代替辅导员成为宿舍管理的执行者。这种模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将管理责任从教育者转移到职业化的宿管人员,他们更多关注制度执行而非学生成长与教育。
2017年10月30日,济南,在山东大学红楼校区,同学们在刷脸进入宿舍。(视觉中国/图)
最近,接连发生的两起有关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的事件,引发了我对高校管理问题的思考。
规则与人性化
在东南某省高校的宿舍管理事件中,学生因家里急事需要赶飞机回家,而宿管阿姨在面对这名学生的恳求时,仅仅根据宿舍管理规定,坚持要求学生在23点后不得外出,除非有学工部的批准。尽管学生提供了假条并说明了紧急情况,宿管阿姨依旧坚决执行宿舍规定,导致学生错过了回家的飞机。
这种“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做法虽然在理论上保障了秩序,但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所面临的特殊紧急情况。宿管阿姨的行为体现了一种缺乏灵活应对能力的机械执行,这种方式不仅没有为学生提供应有的帮助,反而在学生面临家庭困境时加重了他们的压力。
人们都承认,在任何一所高校或大多数组织中,制度和规则的制定原本是为了保障秩序、提高效率、预防混乱,然而,现实中许多管理者在执行这些规定时,往往将规则本身当作了唯一的标准。这种机械执行规则的方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却忽视了规则背后的初衷,尤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反而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管理中的另一大问题是,很多情况下执行者并未真正承担责任,而是通过“遵守规则”来规避责任。对于许多管理者来说,遵循规定似乎是他们最为直接的“责任”表现。然而,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并没有考虑到,规则的执行可能会带来负面后果,尤其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规则可能失去原有的适用性。
东部地区某职业学院所发生的急救事件便是这一问题的典型体现。在这起事件中,学生因呼吸性碱中毒需要紧急救治,然而三名男性医护人员在抵达现场后,却被宿管阿姨和值周女生拦住,无法进入女生宿舍楼施救。
不难看出,宿管阿姨和值周女生在这个事件中的行为,虽然是出于一种对规定的遵循,却完全忽视了患者生命安全的紧急性。她们认为只要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自己就尽到了责任,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没有从更高的角度考量紧急情况下究竟该如何妥善处理特殊情况的问题。这种对规定的盲目遵守,使得相关责任被推给了制度本身,而管理者却没有为自己的判断和后果负责。
从上述两起事件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最关键的教训是:规章制度的执行不仅仅是对规则的“生搬硬套”,更需要在规则和人性化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
高校宿管制度变迁
若对上述事件做深入思考,我们或许还需要认真对待大学的宿舍管理模式如何与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相融合,我们要怎样培养当代社会的新青年的大问题。
我国高校的宿舍管理模式历经了一个变迁过程。在我上大学的1980年代和我在大学教书以及读博士的1990年代,大学里面是没有类似现在的宿管人员的,宿舍楼也都是完全开放的。本科生的宿舍楼,不过是由与学生同住一幢楼的辅导员来管理学生。那个时候的宿舍管理非常宽松,学生深夜上自习回来或者很晚偶尔有事外出也无人过问,学生更多是自我管理自我要求。
大概是从21世纪初开始,高校的宿舍管理开始发生转向,由过去的宽松自由发展到了今天的日益严格。应该说,这种变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层变化。
上世纪高校宿舍管理的相对宽松,一方面是那时的高校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宿舍规模有限,辅导员就可以直接与学生保持较近的联系,管理方式更多依赖学生的自律;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相对简单,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有更高的期待,宿舍也成为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和空间的重要场所。
但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宿舍管理的难度随之加大。与此同时,高校逐渐引入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模式,宿管人员代替辅导员成为宿舍管理的执行者。
这种模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将管理责任从教育者转移到职业化的宿管人员,他们更多关注制度执行而非学生成长与教育。此外,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加之部分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高校在管理上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这种“规避风险”的理念使得宿舍管理逐渐向高强度、严格化发展。
这种变化的背后,也折射出高校管理目标的转变,即从以培养独立人格和自主能力为中心,转向对安全和秩序的过度关注。虽然严格的管理能减少责任风险,但同时也弱化了对学生自主性和信任的培养。
因此,这一趋势需要我们深刻反思,高校宿舍管理是否应重回教育本位,在保障安全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和自由?
这不仅是对管理模式的调整,更是对教育理念的重新审视。
来源|《南方周末》2024年11月29日文
媒体聚焦|南方周末:高校宿舍管理应回归教育本位
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宿舍管理的难度随之加大。与此同时,高校逐渐引入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模式,宿管人员代替辅导员成为宿舍管理的执行者。这种模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将管理责任从教育者转移到职业化的宿管人员,他们更多关注制度执行而非学生成长与教育。
2017年10月30日,济南,在山东大学红楼校区,同学们在刷脸进入宿舍。(视觉中国/图)
最近,接连发生的两起有关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的事件,引发了我对高校管理问题的思考。
规则与人性化
在东南某省高校的宿舍管理事件中,学生因家里急事需要赶飞机回家,而宿管阿姨在面对这名学生的恳求时,仅仅根据宿舍管理规定,坚持要求学生在23点后不得外出,除非有学工部的批准。尽管学生提供了假条并说明了紧急情况,宿管阿姨依旧坚决执行宿舍规定,导致学生错过了回家的飞机。
这种“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的做法虽然在理论上保障了秩序,但却没有考虑到学生所面临的特殊紧急情况。宿管阿姨的行为体现了一种缺乏灵活应对能力的机械执行,这种方式不仅没有为学生提供应有的帮助,反而在学生面临家庭困境时加重了他们的压力。
人们都承认,在任何一所高校或大多数组织中,制度和规则的制定原本是为了保障秩序、提高效率、预防混乱,然而,现实中许多管理者在执行这些规定时,往往将规则本身当作了唯一的标准。这种机械执行规则的方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却忽视了规则背后的初衷,尤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反而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管理中的另一大问题是,很多情况下执行者并未真正承担责任,而是通过“遵守规则”来规避责任。对于许多管理者来说,遵循规定似乎是他们最为直接的“责任”表现。然而,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并没有考虑到,规则的执行可能会带来负面后果,尤其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规则可能失去原有的适用性。
东部地区某职业学院所发生的急救事件便是这一问题的典型体现。在这起事件中,学生因呼吸性碱中毒需要紧急救治,然而三名男性医护人员在抵达现场后,却被宿管阿姨和值周女生拦住,无法进入女生宿舍楼施救。
不难看出,宿管阿姨和值周女生在这个事件中的行为,虽然是出于一种对规定的遵循,却完全忽视了患者生命安全的紧急性。她们认为只要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自己就尽到了责任,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没有从更高的角度考量紧急情况下究竟该如何妥善处理特殊情况的问题。这种对规定的盲目遵守,使得相关责任被推给了制度本身,而管理者却没有为自己的判断和后果负责。
从上述两起事件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最关键的教训是:规章制度的执行不仅仅是对规则的“生搬硬套”,更需要在规则和人性化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点。
高校宿管制度变迁
若对上述事件做深入思考,我们或许还需要认真对待大学的宿舍管理模式如何与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相融合,我们要怎样培养当代社会的新青年的大问题。
我国高校的宿舍管理模式历经了一个变迁过程。在我上大学的1980年代和我在大学教书以及读博士的1990年代,大学里面是没有类似现在的宿管人员的,宿舍楼也都是完全开放的。本科生的宿舍楼,不过是由与学生同住一幢楼的辅导员来管理学生。那个时候的宿舍管理非常宽松,学生深夜上自习回来或者很晚偶尔有事外出也无人过问,学生更多是自我管理自我要求。
大概是从21世纪初开始,高校的宿舍管理开始发生转向,由过去的宽松自由发展到了今天的日益严格。应该说,这种变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也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和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层变化。
上世纪高校宿舍管理的相对宽松,一方面是那时的高校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宿舍规模有限,辅导员就可以直接与学生保持较近的联系,管理方式更多依赖学生的自律;另一方面,社会环境相对简单,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有更高的期待,宿舍也成为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和空间的重要场所。
但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宿舍管理的难度随之加大。与此同时,高校逐渐引入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模式,宿管人员代替辅导员成为宿舍管理的执行者。
这种模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将管理责任从教育者转移到职业化的宿管人员,他们更多关注制度执行而非学生成长与教育。此外,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加之部分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高校在管理上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这种“规避风险”的理念使得宿舍管理逐渐向高强度、严格化发展。
这种变化的背后,也折射出高校管理目标的转变,即从以培养独立人格和自主能力为中心,转向对安全和秩序的过度关注。虽然严格的管理能减少责任风险,但同时也弱化了对学生自主性和信任的培养。
因此,这一趋势需要我们深刻反思,高校宿舍管理是否应重回教育本位,在保障安全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和自由?
这不仅是对管理模式的调整,更是对教育理念的重新审视。
来源|《南方周末》2024年11月29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