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黄石松代表:加快建立长护险制度,避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编辑: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3-01-19
近日 新京报采访
北京市人大代表、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研究员黄石松
就加快完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
服务体系提出建议
随着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口增加,“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现象十分突出。
就此,北京市人大代表、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石松建议,加快完善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聚焦重点、难点,加快完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高龄老人医养服务大多要靠社区居家解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而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41.6万人,其中失能、失智老年人约13.5万人,高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4.3万人。根据“北京市老年人福利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登记在案养老机构共567家,共设置养老床位11.3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73043张,实际入住失能、失智老年人30526人,入住高龄老年人33700人。绝大多数失能失智和高龄老年人要依靠社区居家解决日常医养服务需求,“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家庭“有心无力”现象十分突出。
黄石松认为,居家养老问题是养老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而居家失能、失智和高龄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需充分认识“十四五”时期北京将面临财政增收放缓和养老事业发展资金需求刚性增长的双重压力,聚焦重点、难点,加快完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加快完善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度
黄石松提出,应加快完善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对于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度,黄石松认为,应整合现行民政、卫生健康与医保部门的老年人能力评估、照护评估、需求评估等政策,建立统一的分级分类保障的标准体系,把好入口关。
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黄石松建议,以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试点为契机,探讨现行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家庭病床政策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有机衔接,聚焦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口,逐步提高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和家庭病床的覆盖率,逐步构建符合首都市情的长期照护服务制度和服务体系,适应高龄化社会到来的需要。
对于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北京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去年下发《关于推进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黄石松就此建议,在推进联合体建设过程中,应给予街道(乡镇)政府更多的自主权,使其能够充分调动辖区内的各类资源,统筹规划建设诸如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涉及为老服务的服务设施,实现机构集中养老床位、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临时托养床位、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均衡布局、配比合理,辖区内医养康养资源有效结合。同时,要运用好“吹哨报到”和“接诉即办”机制,进一步理顺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管责任与街道(乡镇)的属地责任,建立职责分明、责权对等的统筹协调机制。
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从源头减少照护需求
“还应从源头上减少老年人照护需求。”黄石松提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应充分发挥这方面作用,将平等、尊重、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对于老年人自身的价值、尊严与独立性的重视作为指导,贯穿到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
具体来说,黄石松建议,完善相关政策,通过老年人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提高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水平,树立老年人自尊、自重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源头上减少老年人照护需求。同时,要以老年友好家庭和老年友好社区建设为载体,营造全社会敬老、孝老、养老的文化氛围,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以首善标准,打造人人平等、人人共享的老龄化社会。
另外,黄石松还建议,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力量下沉,提升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平战转换”“平战结合”能力。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和应急知识,提高老年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和预防自救互救能力。建立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和专业志愿者社区防控参与机制,提高社区整体防控水平。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新京报》|黄石松代表:加快建立长护险制度,避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近日 新京报采访
北京市人大代表、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研究员黄石松
就加快完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
服务体系提出建议
随着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口增加,“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现象十分突出。
就此,北京市人大代表、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石松建议,加快完善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聚焦重点、难点,加快完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高龄老人医养服务大多要靠社区居家解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而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41.6万人,其中失能、失智老年人约13.5万人,高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4.3万人。根据“北京市老年人福利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登记在案养老机构共567家,共设置养老床位11.3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73043张,实际入住失能、失智老年人30526人,入住高龄老年人33700人。绝大多数失能失智和高龄老年人要依靠社区居家解决日常医养服务需求,“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家庭“有心无力”现象十分突出。
黄石松认为,居家养老问题是养老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而居家失能、失智和高龄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需充分认识“十四五”时期北京将面临财政增收放缓和养老事业发展资金需求刚性增长的双重压力,聚焦重点、难点,加快完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加快完善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度
黄石松提出,应加快完善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对于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度,黄石松认为,应整合现行民政、卫生健康与医保部门的老年人能力评估、照护评估、需求评估等政策,建立统一的分级分类保障的标准体系,把好入口关。
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黄石松建议,以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试点为契机,探讨现行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家庭病床政策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有机衔接,聚焦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口,逐步提高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和家庭病床的覆盖率,逐步构建符合首都市情的长期照护服务制度和服务体系,适应高龄化社会到来的需要。
对于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北京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去年下发《关于推进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黄石松就此建议,在推进联合体建设过程中,应给予街道(乡镇)政府更多的自主权,使其能够充分调动辖区内的各类资源,统筹规划建设诸如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涉及为老服务的服务设施,实现机构集中养老床位、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临时托养床位、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均衡布局、配比合理,辖区内医养康养资源有效结合。同时,要运用好“吹哨报到”和“接诉即办”机制,进一步理顺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管责任与街道(乡镇)的属地责任,建立职责分明、责权对等的统筹协调机制。
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从源头减少照护需求
“还应从源头上减少老年人照护需求。”黄石松提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应充分发挥这方面作用,将平等、尊重、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对于老年人自身的价值、尊严与独立性的重视作为指导,贯穿到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
具体来说,黄石松建议,完善相关政策,通过老年人健康促进专项行动,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提高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水平,树立老年人自尊、自重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源头上减少老年人照护需求。同时,要以老年友好家庭和老年友好社区建设为载体,营造全社会敬老、孝老、养老的文化氛围,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以首善标准,打造人人平等、人人共享的老龄化社会。
另外,黄石松还建议,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力量下沉,提升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平战转换”“平战结合”能力。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和应急知识,提高老年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和预防自救互救能力。建立老年健康服务机构和专业志愿者社区防控参与机制,提高社区整体防控水平。建立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协同监测机制,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