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编辑: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8-04-02
—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年度报告发布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把握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国际影响力之间的关系?2018年3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年度系列报告之一《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主持报告发布及研讨会。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人大学报编审林坚作为报告主笔,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由文化资源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构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挖掘中华文化资源,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围绕报告内容,来自各高校、研究机构、社团等的专家进行评议并展开研讨。
挖掘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
该研究报告界定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指出文化软实力包含内容广泛,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制度及政策、文化环境、文化形象、文化传媒等所表现的生命力、创新力、包容力、控制力、影响力、亲和力、辐射力、渗透力,等等。文化软实力既与本国的基础国力和文化实力基础变量有关,也与本国文化传播能力、传导变量有关,还与本国文化在其他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力大小、结果变量有关。报告对当代中华文化进行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孕育的中国优秀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们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代文化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时代精神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科学文化、生态文化,等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抓住几个要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精华积淀,来自于融合时代精神的改革创新;相比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原文物出版社社长毛佩琦指出,软实力体现在亲和力、向心力、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等方面,文化自信核心在于软实力的建设;对文化符号、对软实力的力量所在需要系统清理、理性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纪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冯颜利强调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基础上实现文化自强;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树立国际形象;兼顾宏观和微观领域,还应注意内容和形式,区分对内和对外的不同。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范玉刚指出,文化的核心是思想、理念、价值观;要注意文化资源配置能力、文化发展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形成高势能的文化,整体布局,本土化运作,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人大科研处副处长、国学院教授谷曙光指出,文化自信要追根溯源,要下沉到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方面;文化艺术作品要发挥感化人、陶冶人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东西要跟现代形式相结合。
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指出,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要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搞大文化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调党的领导,明确党是领导一切的;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色”。
融合推进文化交流、传播和贸易
该研究报告强调要更好地实现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的融合推进。报告分析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状况,认为文化交流是塑造国家形象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提出建立文化交流合作的具体机制,要创新人文交流方式,全方位提升我国文化领域开放水平。描述当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状况,阐述推进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建设,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传播载体,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增强文化传播辐射力。针对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文化贸易竞争力的举措,要利用世界先进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发展创意产业,实现战略创新,贴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进行传播和贸易,创造品牌,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充分利用国际文化贸易平台,注重文化技术,实现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哲学院教授、原图书馆馆长刘大椿认为,从资源力、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讲文化软实力,谈论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还有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中国,这个愿景非常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这些方面都需要努力。
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张耀军强调,文化无处不在,只有文化才能使一个国家伟大;做文化产品要注重品种、品质、品位、品类、品牌等环节;要把握大势,融入全球化时代的世界。
提高我国话语权,增强国际影响力
该研究报告分析了衡量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指标,阐述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途径。要发掘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用中华文化理念和精神凝聚人心;以当代文化为视角,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应对其它文化的挑战,展示中华文化特有的魅力;构建传播体系,展现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作用力;开展交流培训,组织文化论坛;开拓海外文化贸易,与国际文化市场接轨,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文化外交,发挥“文化统战”作用;全方位参与,完善政策提供保障措施。报告指出,不断提升对外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增强文化传播的辐射力、提高文化贸易的竞争力,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精神内涵,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让中国形象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已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报告还就如何加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领导,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贾旭东指出,文化影响力评估体系很复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问题、“文化例外”问题、机构改革问题等,实际上不是单单文化领域能够解决的;要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清各方面的逻辑关系。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认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核心在于要推进相关的组织体制和平台的建设;中国走向全球发挥影响力,更多的是由我们的经济、产业推动的,包括改革开放的政策,等等。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北京文史馆终身研究馆员林岷认为,要讲好中国故事,要把握时代脉搏,梳理文化概念,区分文化的不同层面;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作为一个综合体,注重历史观、文化观、方法论;挖掘文化资源,和世界文明对话,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发展自己。
《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年度报告发布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把握提高文化软实力与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国际影响力之间的关系?2018年3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年度系列报告之一《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主持报告发布及研讨会。人大国发院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人大学报编审林坚作为报告主笔,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由文化资源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构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挖掘中华文化资源,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围绕报告内容,来自各高校、研究机构、社团等的专家进行评议并展开研讨。
挖掘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
该研究报告界定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指出文化软实力包含内容广泛,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制度及政策、文化环境、文化形象、文化传媒等所表现的生命力、创新力、包容力、控制力、影响力、亲和力、辐射力、渗透力,等等。文化软实力既与本国的基础国力和文化实力基础变量有关,也与本国文化传播能力、传导变量有关,还与本国文化在其他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力大小、结果变量有关。报告对当代中华文化进行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孕育的中国优秀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们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代文化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时代精神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科学文化、生态文化,等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抓住几个要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精华积淀,来自于融合时代精神的改革创新;相比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原文物出版社社长毛佩琦指出,软实力体现在亲和力、向心力、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等方面,文化自信核心在于软实力的建设;对文化符号、对软实力的力量所在需要系统清理、理性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纪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冯颜利强调着眼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基础上实现文化自强;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树立国际形象;兼顾宏观和微观领域,还应注意内容和形式,区分对内和对外的不同。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范玉刚指出,文化的核心是思想、理念、价值观;要注意文化资源配置能力、文化发展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形成高势能的文化,整体布局,本土化运作,提高有效供给能力。
人大科研处副处长、国学院教授谷曙光指出,文化自信要追根溯源,要下沉到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方面;文化艺术作品要发挥感化人、陶冶人的作用;传统文化的东西要跟现代形式相结合。
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指出,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要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搞大文化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调党的领导,明确党是领导一切的;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色”。
融合推进文化交流、传播和贸易
该研究报告强调要更好地实现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贸易的融合推进。报告分析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状况,认为文化交流是塑造国家形象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提出建立文化交流合作的具体机制,要创新人文交流方式,全方位提升我国文化领域开放水平。描述当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状况,阐述推进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建设,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传播载体,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增强文化传播辐射力。针对国际文化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文化贸易竞争力的举措,要利用世界先进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发展创意产业,实现战略创新,贴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进行传播和贸易,创造品牌,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充分利用国际文化贸易平台,注重文化技术,实现科学技术与文化的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哲学院教授、原图书馆馆长刘大椿认为,从资源力、传播力、影响力等方面讲文化软实力,谈论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还有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中国,这个愿景非常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这些方面都需要努力。
人大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张耀军强调,文化无处不在,只有文化才能使一个国家伟大;做文化产品要注重品种、品质、品位、品类、品牌等环节;要把握大势,融入全球化时代的世界。
提高我国话语权,增强国际影响力
该研究报告分析了衡量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指标,阐述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途径。要发掘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用中华文化理念和精神凝聚人心;以当代文化为视角,大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应对其它文化的挑战,展示中华文化特有的魅力;构建传播体系,展现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作用力;开展交流培训,组织文化论坛;开拓海外文化贸易,与国际文化市场接轨,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强文化外交,发挥“文化统战”作用;全方位参与,完善政策提供保障措施。报告指出,不断提升对外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增强文化传播的辐射力、提高文化贸易的竞争力,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精神内涵,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让中国形象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已成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报告还就如何加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领导,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贾旭东指出,文化影响力评估体系很复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问题、“文化例外”问题、机构改革问题等,实际上不是单单文化领域能够解决的;要着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清各方面的逻辑关系。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认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核心在于要推进相关的组织体制和平台的建设;中国走向全球发挥影响力,更多的是由我们的经济、产业推动的,包括改革开放的政策,等等。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北京文史馆终身研究馆员林岷认为,要讲好中国故事,要把握时代脉搏,梳理文化概念,区分文化的不同层面;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作为一个综合体,注重历史观、文化观、方法论;挖掘文化资源,和世界文明对话,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