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glish 分享到
研究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研究动态

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对话举行

编辑: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4-05-29

u665330e473ed8.jpg


5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对话”举行。各界嘉宾学者齐聚“未来之城”雄安,共话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共同探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成效。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贺泓,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洪永淼,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于国义,腾讯集团副总裁陈发奋等出席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朱信凯主持致辞环节。


张东刚在致辞中指出,建设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取得的不凡业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体现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学内涵、本质要求、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为我国推动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立足新时代,以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助力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重要论述的应有之义,更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战略实践。在河北雄安新区设立7周年之际,希望与会各界以此次对话为契机,从雄安出发展望未来,以理论研究为基石,坚持夯基础、做示范,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内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坚持立前沿、勇突破,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高水平人才为支撑,坚持育新人、强支撑,打造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国人民大学愿与各界加强合作,不断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雄安新区建设成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人民之城、未来之城注入新动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中贡献更大力量。


于国义在致辞中指出,7年来,雄安新区从“一块地”到绘就“一张图”再到崛起“一座城”,综合承载能力、要素聚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一座现代化城市拔节生长、蓬勃发展。作为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雄安新区始终坚持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智能城市建设、增强数字政府效能,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体系,进一步探索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希望与会各界嘉宾以此次对话为平台,共同构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样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形成人心向往、要素汇集、合力共建、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雄安篇章贡献智识。


陈发奋指出,当前,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且深刻影响着经济形态,腾讯作为数字技术的创新者和数实融合的实践者,一直密切关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腾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腾讯雄安公司是最早入驻雄安新区的28家企业之一。公司践行科技向善使命,积极助力雄安新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腾讯产业互联网通过自研产品体系助力政务服务和企业发展,在技术实践中传播科技善意和人文关怀。创新是腾讯发展的生命线,腾讯持续发力核心技术研发,逐步建立包括芯片、操作系统等在内的完整自研体系,积极布局前沿科技领域,助力学术界实现基础突破。陈发奋表示,坚持推进数实融合,持续聚焦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时代需要,也是腾讯等科技企业的责任所在。


朱信凯主持。


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主持。


王一鸣以“以数字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而数字经济在这三个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字经济带来了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当前新的科技革命呈现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而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是新科技革命最活跃、最具活力、最前沿的领域,正在重塑创新生态、催生产业变革、大幅提升生产率,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王一鸣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动能转换,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求变,也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的必然选择。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王一鸣建议,中国应从“跟随型”创新转向“引领型”创新,应从集成创新转向原始创新,要实现从概念设计、技术研发到中试再到产品的“全链条”创新,充分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高培勇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语境下的数字经济”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认为,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点应当放在新型生产关系的重构上,要重构适应于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立足“经济恢复”,必须依靠改革和政策双引擎加以推动,特别是要依托进一步深化改革来推动经济恢复。高培勇表示,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比较分析法,将新质生产力与它所对应的传统生产力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只有这样才可能将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到实处。要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必须明确这个“进一步”的逻辑起点,这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与基础。


贺泓作“建设自净城市的探索与展望”主旨演讲。贺泓认为,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之一,绿色化则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色。发展自净城市,是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大气污染防治在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他表示,当前臭氧污染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因素,控制臭氧需要协同控制其前体物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这一点非常难以实现,因此突破点就转向自净过程的研究。自净的内涵是基于自然界的自净功能并耦合人工强化,来实现大气、水、土、环境多介质的自净,构建一个支撑自净城市建设的基础体系。目前基于新型催化材料的实验,已经取得了非常突出的观测效果。使用人工强化自净的方法进行环境催化,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变革,这种低碳、先进的治理思路,正在使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新质生产力逐步涌现。


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张英杰作“新区建设进展、产业发展重点及政策体系”主旨演讲。张英杰通过数字直观地描绘了雄安七年以来的变化。他表示,雄安新区正处于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两并重”,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三并举”阶段。雄安新区当前构建了“321”基础设施体系,即全域IPv6、全域鸿蒙、全域感知“3个全域”,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国家级互联网骨干节点“2个通道”以及边云超+智的城市计算中心“1个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雄安这座未来之城的“智能、绿色、创新”三底色。张英杰具体阐述了目前已经形成的7个数字经济的创业生态链,包括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北斗创新、RISC-V产业、智能网联、IPv6城域级应用、鸿蒙化、光电子等,并就雄安新区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政策利好做了介绍。


洪永淼以“数据要素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转变,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发展,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这一背景下,提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其时代意义。在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据已经成为了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他表示,大数据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治理方式。数据要素不仅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也催生了很多新的经济形态,如平台经济、零工经济、AI驱动的金融服务数字和贸易新业态等,从而推动形成了复杂而深刻的新型生产关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雄安研究院执行院长殷会良以“雄安新区规划内涵”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在雄安新区规划编制和建设中要贯彻和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将新区打造成为一个创新发展的示范区。雄安新区一方面要承接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另一方面也要回应城市规划中面临的新环境和新问题,为下一阶段城市规划发展建设打造新的样板。新区规划是一个综合规划,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要创造一个绿色低碳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同时也要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提供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将新区建设成为京津冀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和前沿产业的孵化和创新中心。此外,还要坚持数字城市和新型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构建全域智能化环境,建立数字生产关键体系,打造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智慧、延续中华文化传统、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风貌。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三希围绕“数字技术、产业变革与新质生产力”作主旨演讲。他表示,社会各界要强化对数字科技的重视程度,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拥抱数字科技浪潮。耐心资本概念的出现,对提升各类主体资本投资活力和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不受市场短期波动干扰、能够长期为投资项目提供稳定资金支持的资本,是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对于稳定市场、助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建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清华大学社会治理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孙海琳,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徐翔围绕“耐心资本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展开主题对话。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主持。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对话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和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协办。此次对话立足百年变局,深入讨论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剖析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痛点,并结合技术创新前沿和产业实践,探讨未来发展方向。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雄安新区管委会,兄弟院校,以及数字经济前沿领域的政、产、学、研各界嘉宾共百余人参加对话。


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对话举行

u665330e473ed8.jpg


5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对话”举行。各界嘉宾学者齐聚“未来之城”雄安,共话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共同探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成效。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贺泓,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洪永淼,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于国义,腾讯集团副总裁陈发奋等出席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朱信凯主持致辞环节。


张东刚在致辞中指出,建设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取得的不凡业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航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中体现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学内涵、本质要求、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为我国推动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立足新时代,以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助力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重要论述的应有之义,更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战略实践。在河北雄安新区设立7周年之际,希望与会各界以此次对话为契机,从雄安出发展望未来,以理论研究为基石,坚持夯基础、做示范,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内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坚持立前沿、勇突破,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高水平人才为支撑,坚持育新人、强支撑,打造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国人民大学愿与各界加强合作,不断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雄安新区建设成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人民之城、未来之城注入新动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中贡献更大力量。


于国义在致辞中指出,7年来,雄安新区从“一块地”到绘就“一张图”再到崛起“一座城”,综合承载能力、要素聚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一座现代化城市拔节生长、蓬勃发展。作为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之一,雄安新区始终坚持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智能城市建设、增强数字政府效能,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体系,进一步探索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希望与会各界嘉宾以此次对话为平台,共同构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样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形成人心向往、要素汇集、合力共建、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雄安篇章贡献智识。


陈发奋指出,当前,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且深刻影响着经济形态,腾讯作为数字技术的创新者和数实融合的实践者,一直密切关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腾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腾讯雄安公司是最早入驻雄安新区的28家企业之一。公司践行科技向善使命,积极助力雄安新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腾讯产业互联网通过自研产品体系助力政务服务和企业发展,在技术实践中传播科技善意和人文关怀。创新是腾讯发展的生命线,腾讯持续发力核心技术研发,逐步建立包括芯片、操作系统等在内的完整自研体系,积极布局前沿科技领域,助力学术界实现基础突破。陈发奋表示,坚持推进数实融合,持续聚焦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时代需要,也是腾讯等科技企业的责任所在。


朱信凯主持。


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主持。


王一鸣以“以数字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而数字经济在这三个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字经济带来了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当前新的科技革命呈现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而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是新科技革命最活跃、最具活力、最前沿的领域,正在重塑创新生态、催生产业变革、大幅提升生产率,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王一鸣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经济动能转换,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求变,也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的必然选择。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王一鸣建议,中国应从“跟随型”创新转向“引领型”创新,应从集成创新转向原始创新,要实现从概念设计、技术研发到中试再到产品的“全链条”创新,充分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高培勇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语境下的数字经济”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认为,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点应当放在新型生产关系的重构上,要重构适应于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立足“经济恢复”,必须依靠改革和政策双引擎加以推动,特别是要依托进一步深化改革来推动经济恢复。高培勇表示,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比较分析法,将新质生产力与它所对应的传统生产力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只有这样才可能将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到实处。要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必须明确这个“进一步”的逻辑起点,这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与基础。


贺泓作“建设自净城市的探索与展望”主旨演讲。贺泓认为,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之一,绿色化则是新质生产力的本色。发展自净城市,是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也是大气污染防治在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他表示,当前臭氧污染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因素,控制臭氧需要协同控制其前体物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这一点非常难以实现,因此突破点就转向自净过程的研究。自净的内涵是基于自然界的自净功能并耦合人工强化,来实现大气、水、土、环境多介质的自净,构建一个支撑自净城市建设的基础体系。目前基于新型催化材料的实验,已经取得了非常突出的观测效果。使用人工强化自净的方法进行环境催化,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变革,这种低碳、先进的治理思路,正在使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新质生产力逐步涌现。


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副局长张英杰作“新区建设进展、产业发展重点及政策体系”主旨演讲。张英杰通过数字直观地描绘了雄安七年以来的变化。他表示,雄安新区正处于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两并重”,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三并举”阶段。雄安新区当前构建了“321”基础设施体系,即全域IPv6、全域鸿蒙、全域感知“3个全域”,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国家级互联网骨干节点“2个通道”以及边云超+智的城市计算中心“1个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雄安这座未来之城的“智能、绿色、创新”三底色。张英杰具体阐述了目前已经形成的7个数字经济的创业生态链,包括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北斗创新、RISC-V产业、智能网联、IPv6城域级应用、鸿蒙化、光电子等,并就雄安新区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政策利好做了介绍。


洪永淼以“数据要素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转变,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发展,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这一背景下,提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其时代意义。在大数据时代,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据已经成为了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他表示,大数据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治理方式。数据要素不仅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也催生了很多新的经济形态,如平台经济、零工经济、AI驱动的金融服务数字和贸易新业态等,从而推动形成了复杂而深刻的新型生产关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雄安研究院执行院长殷会良以“雄安新区规划内涵”为主题作主旨演讲。他表示,在雄安新区规划编制和建设中要贯彻和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将新区打造成为一个创新发展的示范区。雄安新区一方面要承接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另一方面也要回应城市规划中面临的新环境和新问题,为下一阶段城市规划发展建设打造新的样板。新区规划是一个综合规划,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要创造一个绿色低碳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同时也要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和人口规模,提供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将新区建设成为京津冀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和前沿产业的孵化和创新中心。此外,还要坚持数字城市和新型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构建全域智能化环境,建立数字生产关键体系,打造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智慧、延续中华文化传统、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风貌。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三希围绕“数字技术、产业变革与新质生产力”作主旨演讲。他表示,社会各界要强化对数字科技的重视程度,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拥抱数字科技浪潮。耐心资本概念的出现,对提升各类主体资本投资活力和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不受市场短期波动干扰、能够长期为投资项目提供稳定资金支持的资本,是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对于稳定市场、助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建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清华大学社会治理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孙海琳,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徐翔围绕“耐心资本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展开主题对话。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主持。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对话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和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协办。此次对话立足百年变局,深入讨论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剖析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痛点,并结合技术创新前沿和产业实践,探讨未来发展方向。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雄安新区管委会,兄弟院校,以及数字经济前沿领域的政、产、学、研各界嘉宾共百余人参加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