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院2021年度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课题专家研讨暨新春交流会成功举办
编辑: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2-01-16
2021年12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在人民大学崇德西楼815会议室举办“2021年度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课题专家研讨暨新春交流会”。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张杰教授主持,首发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李文钊教授,首发院黄石松研究员,首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叶裕民教授,应用经济学院姚永玲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魏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林坚编审,社会与人口学院李丁副教授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2021年度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重大课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会伊始,李文钊教授围绕首都发展内涵研究和首都服务功能研究两个课题的研究进展做课题汇报。李文钊教授指出,要用首都发展统领“十四五”规划,研究首都发展与首都服务之间的关系。
李文钊教授就首都发展和首都服务两大方面的研究进行阐释与说明。首都发展方面,他首先强调要从四条路径来理解首都发展:一是政治和功能两个角度;二是空间和城市的角度;三是秩序和制度的维度,四是要素和系统的维度。然后,他结合首都发展的现实问题,指出了首都发展的几大挑战:一是如何处理好“都”与“城”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好首都发展与全国发展之间的关系;三是如何形成首都发展的独特模式;四是如何处理好首都发展与京津冀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五是如何处理好首都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首都服务方面,李文钊教授围绕四个中心和四个服务分别进行阐述。首先,四个中心和四个服务是意义对应、角度各异的,都是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要结合调研和评估,对四个服务进行仔细梳理。
张杰教授就首都发展的四个问题进行了补充发言。他总结了首都发展的四个问题:一是如何处理好首都发展过程中的“都”和“城”的关系;二是首都发展的根本取向问题;三是首都发展的条件比较问题;四是如何处理好首都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
黄石松研究员针对“北京人口老龄化对策研究”课题进行了汇报。他指出,自2018年以来,首发院团队持续开展北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研究,选题包括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规划、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医养结合、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超大城市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共计获蔡奇书记批示5项,吉林主席批示1项,市级领导批示9项,获市人大常委会、市发改委、市规自委、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部门成果转化证明10余项。今年的课题仍然按照“大问题小切口”的原则,聚焦在解决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与养老服务资源分布的结构性错配问题,一是要从“建设设施适应老年人需求”转向“引导老年人合理流动满足设施建设刚性约束”;二是要“从政府刚性约束落实规划”转向“调动市场资源服务规划实现”;三是要通过政策引导老年人口合理流动,推进京津冀人口协同发展,实现老年人福祉全面提升。
会议专家点评环节,北京市政府研究室社会发展处处长朱红军就汇报议题分享了他的见解。他认为,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的结果。首先,要注重城市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人口老龄化的应对首先要做到人群精准细分:一是实际年龄,二是身体功能,三是居住分布。其次,要合理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四对关系,一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二是北京市内和北京市外的关系;三是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四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最后,特别注重社区和居家养老的相互配合,优化政府和市场关系。
会议互动交流环节,叶裕民教授认为,要着重分析首都的四个中心服务功能的落实障碍和实施效果,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推动市民化,建立京津冀公共财政资金。
魏娜教授指出,要合理划分财政资金支出层级。可以用信托的方式高价置换,进而提供优质养老服务。并且,要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把握好北京市央地关系的特殊性,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结构。
张杰教授指出,北京五环以内宜鼓励异地养老。
姚永玲教授分享了她的几点感想,一是准确理解转折时期的首都发展内涵;二是从历史的维度和空间全球化的维度比较各国首都的发展情况;三是把握好首都和地方发展的关系问题。
林坚老师认为,首都发展要把握12个方面的关系,比如,国家首都与世界城市国际化的关系,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突出政治与突出人民群众的关系。另外,要注意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理解首都发展。
李丁老师指出,老龄化的应对措施要从养老和人口结构两方面着手。注重完善医疗资源配制和市场化送餐服务。
首发院2021年度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课题专家研讨暨新春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1年12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在人民大学崇德西楼815会议室举办“2021年度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课题专家研讨暨新春交流会”。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首发院副院长张杰教授主持,首发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李文钊教授,首发院黄石松研究员,首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叶裕民教授,应用经济学院姚永玲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魏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林坚编审,社会与人口学院李丁副教授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2021年度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重大课题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研讨会伊始,李文钊教授围绕首都发展内涵研究和首都服务功能研究两个课题的研究进展做课题汇报。李文钊教授指出,要用首都发展统领“十四五”规划,研究首都发展与首都服务之间的关系。
李文钊教授就首都发展和首都服务两大方面的研究进行阐释与说明。首都发展方面,他首先强调要从四条路径来理解首都发展:一是政治和功能两个角度;二是空间和城市的角度;三是秩序和制度的维度,四是要素和系统的维度。然后,他结合首都发展的现实问题,指出了首都发展的几大挑战:一是如何处理好“都”与“城”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处理好首都发展与全国发展之间的关系;三是如何形成首都发展的独特模式;四是如何处理好首都发展与京津冀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五是如何处理好首都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首都服务方面,李文钊教授围绕四个中心和四个服务分别进行阐述。首先,四个中心和四个服务是意义对应、角度各异的,都是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服务。要结合调研和评估,对四个服务进行仔细梳理。
张杰教授就首都发展的四个问题进行了补充发言。他总结了首都发展的四个问题:一是如何处理好首都发展过程中的“都”和“城”的关系;二是首都发展的根本取向问题;三是首都发展的条件比较问题;四是如何处理好首都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
黄石松研究员针对“北京人口老龄化对策研究”课题进行了汇报。他指出,自2018年以来,首发院团队持续开展北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研究,选题包括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规划、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医养结合、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超大城市养老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共计获蔡奇书记批示5项,吉林主席批示1项,市级领导批示9项,获市人大常委会、市发改委、市规自委、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部门成果转化证明10余项。今年的课题仍然按照“大问题小切口”的原则,聚焦在解决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与养老服务资源分布的结构性错配问题,一是要从“建设设施适应老年人需求”转向“引导老年人合理流动满足设施建设刚性约束”;二是要“从政府刚性约束落实规划”转向“调动市场资源服务规划实现”;三是要通过政策引导老年人口合理流动,推进京津冀人口协同发展,实现老年人福祉全面提升。
会议专家点评环节,北京市政府研究室社会发展处处长朱红军就汇报议题分享了他的见解。他认为,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必然的结果。首先,要注重城市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人口老龄化的应对首先要做到人群精准细分:一是实际年龄,二是身体功能,三是居住分布。其次,要合理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四对关系,一是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二是北京市内和北京市外的关系;三是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四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最后,特别注重社区和居家养老的相互配合,优化政府和市场关系。
会议互动交流环节,叶裕民教授认为,要着重分析首都的四个中心服务功能的落实障碍和实施效果,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推动市民化,建立京津冀公共财政资金。
魏娜教授指出,要合理划分财政资金支出层级。可以用信托的方式高价置换,进而提供优质养老服务。并且,要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把握好北京市央地关系的特殊性,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结构。
张杰教授指出,北京五环以内宜鼓励异地养老。
姚永玲教授分享了她的几点感想,一是准确理解转折时期的首都发展内涵;二是从历史的维度和空间全球化的维度比较各国首都的发展情况;三是把握好首都和地方发展的关系问题。
林坚老师认为,首都发展要把握12个方面的关系,比如,国家首都与世界城市国际化的关系,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突出政治与突出人民群众的关系。另外,要注意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理解首都发展。
李丁老师指出,老龄化的应对措施要从养老和人口结构两方面着手。注重完善医疗资源配制和市场化送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