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glish 分享到
研究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研究动态

首都大讲堂(第7期)|刘志林:探索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编辑: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4-05-20

2024年5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主办的首都大讲堂(第7期)暨地方治理工作坊第二期在立德楼1138报告厅成功举办。首发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文钊教授致欢迎词,首发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仲浩天主持。


图片3.png

本次“首都大讲堂”活动邀请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治与公共政策所所长刘志林老师就“探索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为主题进行专场讲座。刘志林教授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出发,提出了自己对城市治理的思考。


讲座伊始,刘志林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手机信令的定义、数据特点、空间逻辑、数量规模、分析逻辑;接着围绕实践应用的探索—“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诊断与规划支持系统—以北京市为例”,讲解了相关政策支持、研究背景、研究设计等内容,引发大家思考。最后围绕“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公共接触机制”研究,从现实困境出发,根据理论基础和手机信令数据,总结出公共接触的新机制分析。



图片4.png


随后,与会专家就公共接触理论及其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享。李文钊教授深入分析了公共接触理论与居民信任之间的关联,提出了公共接触在构建社区信任和促进社会融合中的重要性。他强调,通过优化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利用,可以有效提升居民之间的互动,进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信任感。首发院研究员肖超伟分享了在伦敦刷卡数据分析中的有关发现,探讨了公共接触潜力在实际城市生活中的应用。他指出公共接触理论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适用性,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董长贵针对手机信令数据的可操作性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在利用这一新兴数据源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可能遇到的技术和伦理挑战。


与会人员还围绕公共接触理论在城市规划、社区治理和居民参与等方面的应用提出相关见解和建议,共同探讨交流如何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讲座为城市治理未来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


图片5.png

图片6.png图片7.png

首都大讲堂(第7期)|刘志林:探索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2024年5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主办的首都大讲堂(第7期)暨地方治理工作坊第二期在立德楼1138报告厅成功举办。首发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文钊教授致欢迎词,首发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仲浩天主持。


图片3.png

本次“首都大讲堂”活动邀请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治与公共政策所所长刘志林老师就“探索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为主题进行专场讲座。刘志林教授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出发,提出了自己对城市治理的思考。


讲座伊始,刘志林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手机信令的定义、数据特点、空间逻辑、数量规模、分析逻辑;接着围绕实践应用的探索—“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诊断与规划支持系统—以北京市为例”,讲解了相关政策支持、研究背景、研究设计等内容,引发大家思考。最后围绕“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的公共接触机制”研究,从现实困境出发,根据理论基础和手机信令数据,总结出公共接触的新机制分析。



图片4.png


随后,与会专家就公共接触理论及其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享。李文钊教授深入分析了公共接触理论与居民信任之间的关联,提出了公共接触在构建社区信任和促进社会融合中的重要性。他强调,通过优化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利用,可以有效提升居民之间的互动,进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信任感。首发院研究员肖超伟分享了在伦敦刷卡数据分析中的有关发现,探讨了公共接触潜力在实际城市生活中的应用。他指出公共接触理论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适用性,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董长贵针对手机信令数据的可操作性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在利用这一新兴数据源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可能遇到的技术和伦理挑战。


与会人员还围绕公共接触理论在城市规划、社区治理和居民参与等方面的应用提出相关见解和建议,共同探讨交流如何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讲座为城市治理未来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


图片5.png

图片6.png图片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