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正确理解加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编辑: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8-04-27
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着重研究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部署了今后的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召开意义深刻,一是在面对今年以来更加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特定背景下,在推进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的特定背景下,以增强忧患意识的前瞻性战略思维为总体指导,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基础上,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谋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二是在中国国内经济处于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工业和服务业协同性较好、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的特定背景下,在中国经济整体呈现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有效提升、质量效益保持较好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端的特定阶段下,谋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可以说,这次针对中国新的经济形势而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透射出的是今后加快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
首先,要求“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从经济发展逻辑的角度来看,加快调整结构和持续扩大内需这两个方面,相互传导,互为支撑,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可以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一个硬币两面”的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调整结构,来持续创造高技能、高收入的就业岗位,为持续扩大内需奠定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持续扩大的内需,可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构建以及高端高新产业的发展,提供无法替代的需求市场支撑。当前,供给侧的供给质量体系落后于需求侧的规模扩张和升级换代,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也决定,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2018年,开始逐步发酵的中美贸易争端问题,更使我们认识到,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很有可能会发生难以预测的突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持续有效扩大内需。
其次,要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特定阶段中,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能否率先全面实施高质量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既是战略目标,也是基础工作。事实上,自主创新能力体系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的不足,已经成为阻碍推进供给质量体系提升的短板因素,一方面,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体高质量发展过程的实现,迫切需要高端高新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发展。而从高端高新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来看,不仅仅是要谋求在某个产业的产业链或创新链的特定环节或重要环节取得国际竞争优势,而是要谋划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中所有环节的全面覆盖以及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全面对接能力方面,均取得一定的独特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必须利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有机结合这个中国特色的创新激励和发展模式,利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全面融合和能力优势互补,来对阻碍中国供给质量体系提升的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的攻关和破局,只有先解决了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提升。
最后,要求“继续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用能和物流成本”。制造业企业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担者。因此,依靠继续推进以简政放权为主要目标的全面改革,既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成本,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通过这一揽子的综合性降成本的“组合拳”手段,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高端投资、创新研发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信心和能力,是加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和重要举措。
张杰:正确理解加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着重研究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部署了今后的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召开意义深刻,一是在面对今年以来更加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特定背景下,在推进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的特定背景下,以增强忧患意识的前瞻性战略思维为总体指导,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基础上,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具体部署,谋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二是在中国国内经济处于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工业和服务业协同性较好、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的特定背景下,在中国经济整体呈现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有效提升、质量效益保持较好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开端的特定阶段下,谋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可以说,这次针对中国新的经济形势而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透射出的是今后加快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
首先,要求“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从经济发展逻辑的角度来看,加快调整结构和持续扩大内需这两个方面,相互传导,互为支撑,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可以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一个硬币两面”的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调整结构,来持续创造高技能、高收入的就业岗位,为持续扩大内需奠定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持续扩大的内需,可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构建以及高端高新产业的发展,提供无法替代的需求市场支撑。当前,供给侧的供给质量体系落后于需求侧的规模扩张和升级换代,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也决定,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离不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2018年,开始逐步发酵的中美贸易争端问题,更使我们认识到,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很有可能会发生难以预测的突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持续有效扩大内需。
其次,要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特定阶段中,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能否率先全面实施高质量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既是战略目标,也是基础工作。事实上,自主创新能力体系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的不足,已经成为阻碍推进供给质量体系提升的短板因素,一方面,中国这样的大国经济体高质量发展过程的实现,迫切需要高端高新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发展。而从高端高新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来看,不仅仅是要谋求在某个产业的产业链或创新链的特定环节或重要环节取得国际竞争优势,而是要谋划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中所有环节的全面覆盖以及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全面对接能力方面,均取得一定的独特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必须利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有机结合这个中国特色的创新激励和发展模式,利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全面融合和能力优势互补,来对阻碍中国供给质量体系提升的关键核心技术短板的攻关和破局,只有先解决了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提升。
最后,要求“继续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用能和物流成本”。制造业企业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担者。因此,依靠继续推进以简政放权为主要目标的全面改革,既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成本,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通过这一揽子的综合性降成本的“组合拳”手段,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高端投资、创新研发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信心和能力,是加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和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