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案例进课堂|李文钊教授讲授《“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哲学基础、理论逻辑和实践探索》
编辑: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2-10-28
2022年8月,根据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大学成为首批“接诉即办”案例进课程的试点高校。公共管理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推进“接诉即办”案例进课堂的主责单位,肩负着在公共管理各专业、各层次课程引入“接诉即办”案例的重任,切实通过讲好案例,发挥“接诉即办”改革的育人作用。
2022年10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文钊教授进行了第三次MPA课程《政策分析经典案例》——“‘接诉即办’案例进课堂”的专题讲授。
李文钊教授以“‘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哲学基础、理论逻辑和实践探索”为题,主要从“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问题提出”、“历史演进”、“概念框架”、“理论逻辑”、“每月一题”、“超越‘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迈向新治理哲学”、“未来之路”等七个方面来进行分享。李文钊教授指出,主动治理的思想一直伴随“接诉即办”改革过程,需要从“接诉即办”改革发展阶段中去厘清“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这样才能够对其更有更好把握。而“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于2020年10月30日在北京市委举行的区委书记月度点评会上被正式提出,是“接诉即办”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北京市通过“每月一题”机制的制度化推动,使得“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从理念转化为制度,从制度转化为治理实践,最后转化为市民感知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他强调,“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价值与意义主要有五点:第一,丰富了“接诉即办”的内涵与外延;第二,迈出了从问题解决到治理创新的关键一步;第三,使得一条热线引发的“治理革命”成为可能;第四,形成了“接诉即办”牵引超大城市治理完整链条的首都样本;第五,推动了新的治理哲学产生。
紧接着,李文钊教授介绍了“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概念框架,主要分为“治理哲学”、“理论逻辑”和“治理实践”三个方面。他提出,“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治理哲学不仅来源于演化论哲学,例如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历史主动”的论述、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同时也包括行动哲学中的行为主义和中国古典哲学概念。李文钊教授通过结合中国传统观念和治理思想,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视角,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系统维度、变化维度和互动维度来分析“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他介绍“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核心从系统维度看是通过建构共性问题实现专项治理;从空间维度看是通过探究问题区域实现综合治理;从时间维度看是通过预测周期问题实现前瞻治理;从变化维度看是通过监测问题症状实现源头治理;从互动维度看是通过征集问题线索实现共同治理。
李文钊教授介绍,在2022年北京市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地将“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理念转化为社会实践。他举例“每月一题”就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从高位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有效尝试。以“每月一题”中房产证办理难题为例,李文钊教授提出,与“接诉即办”中的问题不同,“每月一题”集中了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征的棘手难题,是政府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通过找出不同具体问题的共性来建构形成一类问题,是一个集问题解决、制度创新和预防问题为一体的问题解决范式。
此外,李文钊教授指出,“每月一题”是北京市治理范式的创新:首先,“每月一题”形成了针对棘手难题的多层次嵌套的治理界面,实现了条块融合和多层次协同。一方面,“每月一题”通过高位统筹和整体协同对所有问题进行总体把握;另一方面,“每月一题”建立了由12个主责单位和54个配合单位的治理主体系统,实现了问题范围与治理单位之间的有效匹配。其次,“每月一题”建构了以清单机制、调度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为重点的驱动机制,实现了问题解决的闭环管理。最后,“每月一题”设计了月度点评的沟通平台,实现了市委对问题解决的注意力分配。
李教授进一步指出,“每月一题”从三个层面推动了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第一,通过“每月一题”机制,北京市高频热点难点得到解决,民众满意度得到提升;第二,通过“每月一题”机制,北京市高频热点诉求量减少,基层负担减轻,实现了顶层治理和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第三,通过“每月一题”机制,北京市的一些基础性制度得以完善,正在向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准迈进。
接下来,在超越“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章节中,李文钊教授提出了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理论模型,主要分为价值、路径和效果。价值分为“人民至上”和“治理价值”两个方面。路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回应诉求和解决问题、主动治理和未诉先办、市民在场和协同共生。他指出,“接诉即办”的未来之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文化和价值认同;第二,要以实施《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为契机,推动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可持续性;第三,要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促进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动态创新演化。
课堂的最后,李文钊教授就“主动治理、未诉先办”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于铭樟同学提问,主动治理和未诉先办会不会给基层干部更大的压力?李文钊教授回应,“主动治理、未诉先办”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在于政府需要界定哪些问题适合“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这是推进这一改革的前提。例如在“每月一题”中,就有“一方案三清单”的机制,通过解决方案的总体破题,来建立任务清单,形成手段-目标链条,建立月度、季度和年度等阶段性目标和举措。他进一步指出任何治理都不是万能药,同学们在治理实践中,需要去结合各种各样的情境和环境来提出更有效的治理方案。柯思轩同学提问,在政府主动收集问题的过程中,怎么激发个人和部门的积极性?李文钊教授回应道,和“接诉即办”不同,主动治理缺乏监测指标,较难衡量。他认为提升政府部门主动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官员个人内生动力的激发,以干部的担当作为来推动;第二,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形成推进主动治理的习惯。
“接诉即办”案例进课堂|李文钊教授讲授《“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哲学基础、理论逻辑和实践探索》
2022年8月,根据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大学成为首批“接诉即办”案例进课程的试点高校。公共管理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在公共管理学科推进“接诉即办”案例进课堂的主责单位,肩负着在公共管理各专业、各层次课程引入“接诉即办”案例的重任,切实通过讲好案例,发挥“接诉即办”改革的育人作用。
2022年10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文钊教授进行了第三次MPA课程《政策分析经典案例》——“‘接诉即办’案例进课堂”的专题讲授。
李文钊教授以“‘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哲学基础、理论逻辑和实践探索”为题,主要从“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问题提出”、“历史演进”、“概念框架”、“理论逻辑”、“每月一题”、“超越‘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迈向新治理哲学”、“未来之路”等七个方面来进行分享。李文钊教授指出,主动治理的思想一直伴随“接诉即办”改革过程,需要从“接诉即办”改革发展阶段中去厘清“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这样才能够对其更有更好把握。而“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于2020年10月30日在北京市委举行的区委书记月度点评会上被正式提出,是“接诉即办”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北京市通过“每月一题”机制的制度化推动,使得“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从理念转化为制度,从制度转化为治理实践,最后转化为市民感知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他强调,“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价值与意义主要有五点:第一,丰富了“接诉即办”的内涵与外延;第二,迈出了从问题解决到治理创新的关键一步;第三,使得一条热线引发的“治理革命”成为可能;第四,形成了“接诉即办”牵引超大城市治理完整链条的首都样本;第五,推动了新的治理哲学产生。
紧接着,李文钊教授介绍了“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概念框架,主要分为“治理哲学”、“理论逻辑”和“治理实践”三个方面。他提出,“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治理哲学不仅来源于演化论哲学,例如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历史主动”的论述、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同时也包括行动哲学中的行为主义和中国古典哲学概念。李文钊教授通过结合中国传统观念和治理思想,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视角,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系统维度、变化维度和互动维度来分析“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他介绍“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核心从系统维度看是通过建构共性问题实现专项治理;从空间维度看是通过探究问题区域实现综合治理;从时间维度看是通过预测周期问题实现前瞻治理;从变化维度看是通过监测问题症状实现源头治理;从互动维度看是通过征集问题线索实现共同治理。
李文钊教授介绍,在2022年北京市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地将“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理念转化为社会实践。他举例“每月一题”就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从高位推动“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有效尝试。以“每月一题”中房产证办理难题为例,李文钊教授提出,与“接诉即办”中的问题不同,“每月一题”集中了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等特征的棘手难题,是政府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通过找出不同具体问题的共性来建构形成一类问题,是一个集问题解决、制度创新和预防问题为一体的问题解决范式。
此外,李文钊教授指出,“每月一题”是北京市治理范式的创新:首先,“每月一题”形成了针对棘手难题的多层次嵌套的治理界面,实现了条块融合和多层次协同。一方面,“每月一题”通过高位统筹和整体协同对所有问题进行总体把握;另一方面,“每月一题”建立了由12个主责单位和54个配合单位的治理主体系统,实现了问题范围与治理单位之间的有效匹配。其次,“每月一题”建构了以清单机制、调度机制、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为重点的驱动机制,实现了问题解决的闭环管理。最后,“每月一题”设计了月度点评的沟通平台,实现了市委对问题解决的注意力分配。
李教授进一步指出,“每月一题”从三个层面推动了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第一,通过“每月一题”机制,北京市高频热点难点得到解决,民众满意度得到提升;第二,通过“每月一题”机制,北京市高频热点诉求量减少,基层负担减轻,实现了顶层治理和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第三,通过“每月一题”机制,北京市的一些基础性制度得以完善,正在向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准迈进。
接下来,在超越“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章节中,李文钊教授提出了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理论模型,主要分为价值、路径和效果。价值分为“人民至上”和“治理价值”两个方面。路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回应诉求和解决问题、主动治理和未诉先办、市民在场和协同共生。他指出,“接诉即办”的未来之路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文化和价值认同;第二,要以实施《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为契机,推动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可持续性;第三,要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促进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动态创新演化。
课堂的最后,李文钊教授就“主动治理、未诉先办”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于铭樟同学提问,主动治理和未诉先办会不会给基层干部更大的压力?李文钊教授回应,“主动治理、未诉先办”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在于政府需要界定哪些问题适合“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这是推进这一改革的前提。例如在“每月一题”中,就有“一方案三清单”的机制,通过解决方案的总体破题,来建立任务清单,形成手段-目标链条,建立月度、季度和年度等阶段性目标和举措。他进一步指出任何治理都不是万能药,同学们在治理实践中,需要去结合各种各样的情境和环境来提出更有效的治理方案。柯思轩同学提问,在政府主动收集问题的过程中,怎么激发个人和部门的积极性?李文钊教授回应道,和“接诉即办”不同,主动治理缺乏监测指标,较难衡量。他认为提升政府部门主动性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官员个人内生动力的激发,以干部的担当作为来推动;第二,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形成推进主动治理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