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院动态 |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首都人口均衡发展
编辑: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2-09-27
9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黄石松研究员带队赴中共北京市委改革办开展学习与座谈交流,会议就如何实现基层“最后一米”的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如何加快推进和规范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等诸多问题展开了学习和交流讨论。市委改革办二级巡视员、督查处处长黄克宇,督查处三级调研员王海波出席会议并做重要指导。
截止到2021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88.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万人,比2019年下降了1.5万人,这已经是北京市常住人口自2016年以来连续第6年小幅负增长。其中,截止到2021年末,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441.6万,占常住总人口的19.6%,和2019年相比增加了33.3万人。事实上,“十三五”末较“十二五”末,北京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增加了63.7万,预计到“十四五”末老年人口将达到约517万,较“十三五”末增加约87万,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
“一增一减”之间可以看出,北京市在人口总量规模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口内部结构不均衡的矛盾、人口素质提升与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加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将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战略定位的实现产生更为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必须积极应对、及时应对、综合应对。
课题组就前期文献收集、学理分析、法理分析等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就下一步现场实地调研和开展结构性访谈及座谈会等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以积极争取中共北京市委改革办的支持。课题组认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在街道乡镇,街道乡镇在养老政策、老龄工作的贯彻落实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街道乡镇建立养老服务联合体,构建老龄化社会的共建共享共治机制,将决定首都北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这也是在“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适应老龄化社会治理需要,推进首都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提高老龄化背景下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会后,课题组还赴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调研处进行了学习交流,调研处李恺彦处长等领导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就相关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并表示课题组老师可以陪同参与市政府办公厅调研处到街道社区的实地调研,期望课题组能够早日拿出有份量、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成果,以服务市政府的重大决策。
首发院动态 |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首都人口均衡发展
9月22日,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黄石松研究员带队赴中共北京市委改革办开展学习与座谈交流,会议就如何实现基层“最后一米”的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如何加快推进和规范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等诸多问题展开了学习和交流讨论。市委改革办二级巡视员、督查处处长黄克宇,督查处三级调研员王海波出席会议并做重要指导。
截止到2021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88.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万人,比2019年下降了1.5万人,这已经是北京市常住人口自2016年以来连续第6年小幅负增长。其中,截止到2021年末,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441.6万,占常住总人口的19.6%,和2019年相比增加了33.3万人。事实上,“十三五”末较“十二五”末,北京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增加了63.7万,预计到“十四五”末老年人口将达到约517万,较“十三五”末增加约87万,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
“一增一减”之间可以看出,北京市在人口总量规模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口内部结构不均衡的矛盾、人口素质提升与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加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将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战略定位的实现产生更为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必须积极应对、及时应对、综合应对。
课题组就前期文献收集、学理分析、法理分析等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就下一步现场实地调研和开展结构性访谈及座谈会等工作计划进行了汇报,以积极争取中共北京市委改革办的支持。课题组认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在街道乡镇,街道乡镇在养老政策、老龄工作的贯彻落实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街道乡镇建立养老服务联合体,构建老龄化社会的共建共享共治机制,将决定首都北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这也是在“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适应老龄化社会治理需要,推进首都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提高老龄化背景下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会后,课题组还赴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调研处进行了学习交流,调研处李恺彦处长等领导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就相关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并表示课题组老师可以陪同参与市政府办公厅调研处到街道社区的实地调研,期望课题组能够早日拿出有份量、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成果,以服务市政府的重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