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glish 分享到
研究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研究动态

首都消费脉动|黄隽:深入挖掘小微企业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编辑: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4-06-04

微信图片_20240530100003.jpg


2024年5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协办的“首都消费脉动:北京市中小微消费市场季度观察”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教一3层1301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经济研究所所长黄隽教授参会并做主旨演讲。她表示,小微企业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不仅对于就业非常重要,也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是城市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应深入挖掘小微企业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进一步分析北京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了解不同年龄层的消费偏好,为政府提供更精准的政策建议。


黄隽教授首先肯定了报告的价值,并希望未来能够持续发布,通过更深入的研究结论,为科研和政府治理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黄隽教授指出报告中的北京小微商户,人均消费水平在50-60元,显然这些消费场所不是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而是一些面向普通百姓的路边商户。这些商户分布在居民区和社区外围,反映了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费习惯和城市生活的真实面貌。黄隽教授强调小微企业实际上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与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密切相关,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民风民情。


在旅游经济这一问题上,黄隽教授认为旅游不仅仅是看古迹和现代建筑,更重要的是比较,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普通人的所思所想以及生活状态。黄隽教授指出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外国游客比较喜欢南方城市,因为当他们走在大街小巷,迎面而来的是市民生机勃勃的生活特色和风土人情。因此,北京应注重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呈现更多的普通人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以吸引更多游客。


黄隽教授强调,近年来旅游行业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外地旅游的本地化”。外地游客的旅游方式呈现本地居民化特征,表现在外地游客在旅游地点选择和行为偏好上越来越接近本地人,尤其是再次来京的不少外地游客不再热衷去传统的著名景点,而是愿意选择一些富有北京本地韵味、带有时尚先锋特色、融合多维元素的地点进行深度体验,希望能体验和感受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外地游客旅游居民化的本质是消费者旅游动机和目的的变化,外地游客对原真性的追求体现了其对文化体验和文化消费的重视。相较重点文物古迹和现代高楼,游客更偏好像本地人一样去当地最有特色的地方,游客希望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例如在北京的胡同中感受传统文化、市井生活和现代思想的交织。这些与当地居民生活深入连结的小微企业和集市,连接了现代人的生活情感和城市记忆,成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消费降级的问题,黄隽教授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为我们进一步阐述,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很多商铺人流量虽然在增加,但客单价却在下降,并列举了某餐饮店铺从今年包间数量明显减少的例子,形象地说明消费层次的变化特征。此外,黄隽教授注意到外卖平台上适合一人、二人、三人的低价套餐增多,也反映了消费者消费偏好的转变。黄隽教授更进一步指出,当前老百姓消费意愿下降,企业更关注生存,这直接影响了当前消费市场的发展。此外旅游向小城市和县城的下沉,以及00后消费特点也显示出消费的变化。


黄隽教授认为北京作为国际交流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和政治中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虽然目前北京的经济总量不如上海,但是最近一二十年北京经济发展引人注目,显示出北京对经济的重视。北京作为科技中心,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这表明北京在经济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北京2023年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表明北京市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潜力。经济稳步增长以及良好的预期是提升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我们不仅要关注规模以上的大中企业,更要重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微经济,小微企业是城市民风、活力以及特色的风向标,是普通人生活的写照。


首都消费脉动|黄隽:深入挖掘小微企业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微信图片_20240530100003.jpg


2024年5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首发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协办的“首都消费脉动:北京市中小微消费市场季度观察”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教一3层1301成功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经济研究所所长黄隽教授参会并做主旨演讲。她表示,小微企业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不仅对于就业非常重要,也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是城市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应深入挖掘小微企业的经济和文化价值,进一步分析北京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了解不同年龄层的消费偏好,为政府提供更精准的政策建议。


黄隽教授首先肯定了报告的价值,并希望未来能够持续发布,通过更深入的研究结论,为科研和政府治理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黄隽教授指出报告中的北京小微商户,人均消费水平在50-60元,显然这些消费场所不是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而是一些面向普通百姓的路边商户。这些商户分布在居民区和社区外围,反映了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费习惯和城市生活的真实面貌。黄隽教授强调小微企业实际上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与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密切相关,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民风民情。


在旅游经济这一问题上,黄隽教授认为旅游不仅仅是看古迹和现代建筑,更重要的是比较,感受不同国家、地区普通人的所思所想以及生活状态。黄隽教授指出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外国游客比较喜欢南方城市,因为当他们走在大街小巷,迎面而来的是市民生机勃勃的生活特色和风土人情。因此,北京应注重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呈现更多的普通人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以吸引更多游客。


黄隽教授强调,近年来旅游行业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外地旅游的本地化”。外地游客的旅游方式呈现本地居民化特征,表现在外地游客在旅游地点选择和行为偏好上越来越接近本地人,尤其是再次来京的不少外地游客不再热衷去传统的著名景点,而是愿意选择一些富有北京本地韵味、带有时尚先锋特色、融合多维元素的地点进行深度体验,希望能体验和感受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外地游客旅游居民化的本质是消费者旅游动机和目的的变化,外地游客对原真性的追求体现了其对文化体验和文化消费的重视。相较重点文物古迹和现代高楼,游客更偏好像本地人一样去当地最有特色的地方,游客希望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例如在北京的胡同中感受传统文化、市井生活和现代思想的交织。这些与当地居民生活深入连结的小微企业和集市,连接了现代人的生活情感和城市记忆,成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消费降级的问题,黄隽教授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为我们进一步阐述,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很多商铺人流量虽然在增加,但客单价却在下降,并列举了某餐饮店铺从今年包间数量明显减少的例子,形象地说明消费层次的变化特征。此外,黄隽教授注意到外卖平台上适合一人、二人、三人的低价套餐增多,也反映了消费者消费偏好的转变。黄隽教授更进一步指出,当前老百姓消费意愿下降,企业更关注生存,这直接影响了当前消费市场的发展。此外旅游向小城市和县城的下沉,以及00后消费特点也显示出消费的变化。


黄隽教授认为北京作为国际交流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和政治中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虽然目前北京的经济总量不如上海,但是最近一二十年北京经济发展引人注目,显示出北京对经济的重视。北京作为科技中心,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这表明北京在经济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北京2023年人均GDP位居全国前列,表明北京市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潜力。经济稳步增长以及良好的预期是提升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我们不仅要关注规模以上的大中企业,更要重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微经济,小微企业是城市民风、活力以及特色的风向标,是普通人生活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