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English 分享到
研究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研究动态

第二届首都治理论坛——首都基层治理改革与创新论坛在人民大学顺利举行

编辑: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9-06-27

2019年6月26日,“第二届首都治理论坛——首都基层治理改革与创新论坛”在崇德西楼815会议室成功举办。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首都高端智库理事会副理事长张淼,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孙柏瑛,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文钊、侯新立等与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高校师生以及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国情国力》杂志、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发展网等多家媒体共60余人参加。


郑水泉副书记在致辞中肯定了人大首发院的工作和成绩,并指出首都基层治理应研究和把握首都、首都北京、基层治理这三个方面的特点,通过总结其经验背后的一般规律和内在的理论逻辑,更好地形成和推广基层治理的首都经验。


张淼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将积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相关政府部门与首都高端智库实现深度对接、搭建平台,以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以及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



李文钊副院长在致辞中首先对上级领导的工作支持、师生群体的积极参与、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表示诚挚感谢,强调了首都治理论坛和正在进行的首都治理最佳实践评选的重要性,期待首发院为首都治理建言献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孙柏瑛作为会议主办单位领导致辞,她指出基层治理的好坏是国家能力的全面体现,鼓励学者们多加思考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通过首发院这个平台,助力新时代首都治理的创新和发展。


在接续进行的第二阶段——首都基层治理改革与创新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孙柏瑛教授和祁凡骅教授分别主持了两场主题演讲环节,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10位学者就北京的接诉即办制度、协管员队伍管理、首都基层治理、平谷生态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环境治理、社区治理、网络问政等话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他们以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基础,试图为北京的首都基层治理找到基本的理论和价值基础,并探讨北京的基层治理改革与创新问题。




主题演讲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孙柏瑛教授主持第一场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张小劲教授围绕“北京治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关于接诉即办的若干思考”发表了精彩演讲。张教授及其团队对“吹哨报到”中的12345热线电话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指出北京市的“吹哨报到”改革是从理念驱动、危机应对到问题引导,从城市感知、问题认知到精准施策的数据治理创新。通过科学化与精细化的数据穿透和数据分析,数据治理推动了政府回应、社区治理、民情民意、居民参与等方面的政府治理转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句华教授团队初程程博士对“协管员队伍管理与首都基层治理”进行了讨论。她指出协管员规范化管理是北京市政府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行的协管员管理存在队伍膨胀、管理混乱、激励不足等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与理顺协管员管理模式。根据工作目标与职责的重要性,她选取了社会面管理、公共服务连续性、公众参与特点、特殊人群帮扶四个指标,区分与讨论了政府自聘、劳务派遣、服务外包、自愿服务四种管理模式的选择。政府财政经费以及领导人的主观判断对协管员岗位管理模式的选择影响巨大。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宏山教授就“首都城市基层治理的再思考”进行了主题发言。他指出城市基层治理面临有限资源和无限责任、条块分割和协同不力、编制资源有限和编外人员管理软约束三大挑战。“吹哨报到”机制通过对街道赋权增能,推进条块整合,形成城市基层治理的“X”型结构。今后应进一步推进街道与社区赋权,改进绩效评价机制,以及推进职级制改革,提升“吹哨报到”的可持续性。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太刚教授以平谷生态桥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公共事务的生成及其治理。他介绍了生态桥工程的形成、构建及其发展与推广过程,指出需求溢出导致桃枝处理成为特色的公共事务。生态桥工程通过经济驱动、行政驱动和示范效应,构建了“三协同”机制以及“五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取得了有效的治理成效。平谷生态桥的巧治理模式体现了从特色公共事务到普遍性公共事务、从常规思维到转化性思维、从风险治理到发展促进、从部门碎片化到超部门集约化、从政府治理到社会协同、从霸道到王道、从价值性到工具性的治理特色。


主题演讲2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祁凡骅主持第二场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孙柏瑛教授就“‘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如何撬动问题导向的基层治理机制”为题进行了发言。孙柏瑛教授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总结了街头问题的属性和街头问题治理面临的困境,并指出如何界定问题和用什么样的组织机制去回应问题是亟需关注的两点。她认为公共资源保护、民生相关事务、突发事件治理这三类是实践中的一线治理问题,提出了组合型解决一线问题的组织机制。最后,孙柏瑛教授指出应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吹哨报到”治理机制的价值,并提出了城市基层治理机制完善的进路。


中共中央党校郑寰副教授分享了首都治理中党建引领的理论逻辑。首先,他提出了在北京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其一,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何要党建引领;其二,如何从理论上理解党建引领。接着,通过历史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他对北京市基层治理改革的发展与脉络进行了理论梳理,提出了新的治理范式——元治理(Meta Governance),认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际上是一种中国式的元治理。郑寰副教授梳理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前提、关键和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实践探索案例的研究进一步阐释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逻辑。最后,郑寰副教授提出了党建引领的展望和实践困境,他认为目前解决困境的方法还需要行政法规的约束和党的制度化约束等方面的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李文钊教授以基层治理的首都经验为例,提出了重构平衡的简约高效基本治理体系。他认为,基层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不平衡的基层治理体系,由此出现了两种不平衡,体制内的不平衡和体制外部的不平衡。他阐述了这两种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形式,认为我们需要建立内外平衡的治理体系。并且提出了重构平衡的简约高效基层治理体系——中国基层治理改革路径的解释性框架。李文钊教授用三个改革的案例探讨了该框架的适用性,并以首都改革为重点,从内部、外部平衡机制的建构分别分析了其实现平衡的改革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祁凡骅教授及其博士生余福海基于间断-均衡理论,对基层环境治理困境展开了研究。该研究首先对于政策变迁的三种常用框架进行了理论溯源。其次,以2017年来北京市X区居民吊炕改电政策变迁过程为例,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精确设置的间断变迁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执行困境及其原因。接着,通过X区吊炕政策变迁中的公民参与和政策反馈现状,发现基层干部和村民在吊炕拆改问题上存在“共谋”。最后,研究指出政策变迁失败的症结在于变迁过程的间断性,因此,要加快形成民本主义的渐进式环境治理政策变迁机制,自上而下地建构法制至上的现代制度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东泉教授就“社区治理视角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实施机制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进行了讨论。她发现北京与广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策的发布时间相同,但执行结果存在着差异。对此,李教授具体分析了广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概况以及实施机制,发现在广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过程中,政府对于居民协商的难点制定了专门的规范,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和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动员居民参与、推进社区治理的有效手段,对于北京的借鉴之处在于:北京社区治理过程中需注重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革;同时,政府需适度干预,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保证政策内容清晰有效。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公共管理学院马亮副教授围绕“网络问政与回应性政府” 发表了精彩演讲。马亮副教授从老百姓如何反映诉求并获得政府回应这一问题出发,运用自动文本分析、空间分析法,对2006-2019年6月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下的北京板块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了市民的诉求在市区、领域的分布特点,发现政府回应在时间、地区、强度等方面存在着很有意思的特征,市民诉求和政府回应这两者相互影响。由此,马亮副教授提出了回应性政府的四种建设路径。


最后,孙柏瑛教授和李文钊教授对整场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发言。各位与会专家的精彩分享,促进了不同学校、不同院系师生之间关于首都基层治理改革与创新的探讨与交流,为未来首都基层治理的研究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孙柏瑛教授和李文钊教授做总结发言



第二届首都治理论坛——首都基层治理改革与创新论坛在人民大学顺利举行

2019年6月26日,“第二届首都治理论坛——首都基层治理改革与创新论坛”在崇德西楼815会议室成功举办。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首都高端智库理事会副理事长张淼,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孙柏瑛,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文钊、侯新立等与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高校师生以及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国情国力》杂志、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发展网等多家媒体共60余人参加。


郑水泉副书记在致辞中肯定了人大首发院的工作和成绩,并指出首都基层治理应研究和把握首都、首都北京、基层治理这三个方面的特点,通过总结其经验背后的一般规律和内在的理论逻辑,更好地形成和推广基层治理的首都经验。


张淼书记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社科联、市社科规划办将积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相关政府部门与首都高端智库实现深度对接、搭建平台,以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以及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



李文钊副院长在致辞中首先对上级领导的工作支持、师生群体的积极参与、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表示诚挚感谢,强调了首都治理论坛和正在进行的首都治理最佳实践评选的重要性,期待首发院为首都治理建言献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孙柏瑛作为会议主办单位领导致辞,她指出基层治理的好坏是国家能力的全面体现,鼓励学者们多加思考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通过首发院这个平台,助力新时代首都治理的创新和发展。


在接续进行的第二阶段——首都基层治理改革与创新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孙柏瑛教授和祁凡骅教授分别主持了两场主题演讲环节,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10位学者就北京的接诉即办制度、协管员队伍管理、首都基层治理、平谷生态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环境治理、社区治理、网络问政等话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他们以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基础,试图为北京的首都基层治理找到基本的理论和价值基础,并探讨北京的基层治理改革与创新问题。




主题演讲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孙柏瑛教授主持第一场主题演讲。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张小劲教授围绕“北京治理的精细化与科学化:关于接诉即办的若干思考”发表了精彩演讲。张教授及其团队对“吹哨报到”中的12345热线电话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指出北京市的“吹哨报到”改革是从理念驱动、危机应对到问题引导,从城市感知、问题认知到精准施策的数据治理创新。通过科学化与精细化的数据穿透和数据分析,数据治理推动了政府回应、社区治理、民情民意、居民参与等方面的政府治理转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句华教授团队初程程博士对“协管员队伍管理与首都基层治理”进行了讨论。她指出协管员规范化管理是北京市政府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行的协管员管理存在队伍膨胀、管理混乱、激励不足等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与理顺协管员管理模式。根据工作目标与职责的重要性,她选取了社会面管理、公共服务连续性、公众参与特点、特殊人群帮扶四个指标,区分与讨论了政府自聘、劳务派遣、服务外包、自愿服务四种管理模式的选择。政府财政经费以及领导人的主观判断对协管员岗位管理模式的选择影响巨大。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宏山教授就“首都城市基层治理的再思考”进行了主题发言。他指出城市基层治理面临有限资源和无限责任、条块分割和协同不力、编制资源有限和编外人员管理软约束三大挑战。“吹哨报到”机制通过对街道赋权增能,推进条块整合,形成城市基层治理的“X”型结构。今后应进一步推进街道与社区赋权,改进绩效评价机制,以及推进职级制改革,提升“吹哨报到”的可持续性。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太刚教授以平谷生态桥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公共事务的生成及其治理。他介绍了生态桥工程的形成、构建及其发展与推广过程,指出需求溢出导致桃枝处理成为特色的公共事务。生态桥工程通过经济驱动、行政驱动和示范效应,构建了“三协同”机制以及“五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取得了有效的治理成效。平谷生态桥的巧治理模式体现了从特色公共事务到普遍性公共事务、从常规思维到转化性思维、从风险治理到发展促进、从部门碎片化到超部门集约化、从政府治理到社会协同、从霸道到王道、从价值性到工具性的治理特色。


主题演讲2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祁凡骅主持第二场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孙柏瑛教授就“‘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如何撬动问题导向的基层治理机制”为题进行了发言。孙柏瑛教授通过自下而上的视角,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总结了街头问题的属性和街头问题治理面临的困境,并指出如何界定问题和用什么样的组织机制去回应问题是亟需关注的两点。她认为公共资源保护、民生相关事务、突发事件治理这三类是实践中的一线治理问题,提出了组合型解决一线问题的组织机制。最后,孙柏瑛教授指出应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吹哨报到”治理机制的价值,并提出了城市基层治理机制完善的进路。


中共中央党校郑寰副教授分享了首都治理中党建引领的理论逻辑。首先,他提出了在北京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其一,街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何要党建引领;其二,如何从理论上理解党建引领。接着,通过历史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他对北京市基层治理改革的发展与脉络进行了理论梳理,提出了新的治理范式——元治理(Meta Governance),认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际上是一种中国式的元治理。郑寰副教授梳理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前提、关键和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实践探索案例的研究进一步阐释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逻辑。最后,郑寰副教授提出了党建引领的展望和实践困境,他认为目前解决困境的方法还需要行政法规的约束和党的制度化约束等方面的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李文钊教授以基层治理的首都经验为例,提出了重构平衡的简约高效基本治理体系。他认为,基层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不平衡的基层治理体系,由此出现了两种不平衡,体制内的不平衡和体制外部的不平衡。他阐述了这两种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形式,认为我们需要建立内外平衡的治理体系。并且提出了重构平衡的简约高效基层治理体系——中国基层治理改革路径的解释性框架。李文钊教授用三个改革的案例探讨了该框架的适用性,并以首都改革为重点,从内部、外部平衡机制的建构分别分析了其实现平衡的改革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祁凡骅教授及其博士生余福海基于间断-均衡理论,对基层环境治理困境展开了研究。该研究首先对于政策变迁的三种常用框架进行了理论溯源。其次,以2017年来北京市X区居民吊炕改电政策变迁过程为例,对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精确设置的间断变迁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政策变迁过程中的执行困境及其原因。接着,通过X区吊炕政策变迁中的公民参与和政策反馈现状,发现基层干部和村民在吊炕拆改问题上存在“共谋”。最后,研究指出政策变迁失败的症结在于变迁过程的间断性,因此,要加快形成民本主义的渐进式环境治理政策变迁机制,自上而下地建构法制至上的现代制度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东泉教授就“社区治理视角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实施机制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进行了讨论。她发现北京与广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策的发布时间相同,但执行结果存在着差异。对此,李教授具体分析了广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概况以及实施机制,发现在广州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过程中,政府对于居民协商的难点制定了专门的规范,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和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动员居民参与、推进社区治理的有效手段,对于北京的借鉴之处在于:北京社区治理过程中需注重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革;同时,政府需适度干预,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保证政策内容清晰有效。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公共管理学院马亮副教授围绕“网络问政与回应性政府” 发表了精彩演讲。马亮副教授从老百姓如何反映诉求并获得政府回应这一问题出发,运用自动文本分析、空间分析法,对2006-2019年6月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下的北京板块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了市民的诉求在市区、领域的分布特点,发现政府回应在时间、地区、强度等方面存在着很有意思的特征,市民诉求和政府回应这两者相互影响。由此,马亮副教授提出了回应性政府的四种建设路径。


最后,孙柏瑛教授和李文钊教授对整场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发言。各位与会专家的精彩分享,促进了不同学校、不同院系师生之间关于首都基层治理改革与创新的探讨与交流,为未来首都基层治理的研究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孙柏瑛教授和李文钊教授做总结发言